•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合镇人民政府 > 侨情侨讯
提升人居环境,发展农业新形态,让农村“乡味”更浓——开平市百合镇儒西村
发布日期:2019-11-27 11:58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在G325国道和潭江支流之间,从百合镇石碑往百合墟路段左右分布着儒西村委会下辖的13条自然村,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多亩,林地300多亩。昔日的儒西村主要以土地、商铺出租、鱼塘等方式来维持集体经济收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是千万个其他村中的一个。但是自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儒西村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化,如今从千篇一律的农村改造中突围而出,逐渐透露出一幅柳暗花明的景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些借鉴的意义。

    一、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群齐心共建绿水青山新农村。

    坪口村是由主干道进入儒西村委会主管辖的第一个自然村,因为靠近潭江支流,灌溉水源充足,村民一直都是靠传统农耕维持生计。而今在越来越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谋生、移居城镇或移民国外,归并入坪口村的原凤朝里俨然一副“无人村”的景象,村内住宅空置,日久失修变得破烂,杂草丛生,只有几座碉楼高耸竖立,还能借此窥探到一丝昔日的辉煌。留在农村的部分老年人由于教育水平低下,生活习惯的落后,随意堆放、丢弃生活生产垃圾的,导致了村内垃圾杂物堆叠成山,严重影响居住环境。一直以来,儒西村干部都做了大量工作,都无法治理坪口村“脏乱差”的局面。直到打响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开展,坪口村的人居环境才终于迎来了彻底的改变。

    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以来,儒西村党组织书记胡灼富带领村委会5名村干部不停地走访村居,反复跟村民沟通协商做思想工作,通过悬挂横幅、派发通知、张贴告示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面对坪口村少数村民的顽固阻挠,村委会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动员全体党员带头,先拆党员家的,然后是拆村民代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消所有村民心中疑虑。在不到一月时间里,坪口村原本杂草丛生的村场,堆满生活垃圾的竹林,被清扫一空,昔日被竹林遮挡住的田园风光现在从新得以重现。通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村尾新建了公共厕所,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

   二、活化荒地,用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寻找振兴乡村的突破口。

   “文维楼”是儒西村的一座混凝土青砖混合结构碉楼,该碉楼建于1936年,保留了原有配套的门窗、门庭、对联、壁画等文化和历史痕迹。5年前,“文维楼”还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碉楼,四周被密密麻麻的竹林包围。秉持着“乡村活化,核心是人的活化”的理念,儒西村通过出租的方式,与创业者庄敬武达成了合作,计划将空闲地出租既可以领租金,同时伴随着产业的崛起,村民们在家门口还可进行创业就业。

    庄敬武租用了“文维楼”开办了AMO自然料理馆,出于想生产健康绿色食品的简单想法,和合伙人开始了种田养鸡之旅。但是5年的经营,庄园仍然盈利不佳,加上开平市招募和留住人才比较困难,对接资源的成本也比较高,配套产业的产品质量有待转型升级,人才政策和机制体制也不够完善,庄园一度面临很大的困境。在得知今年全市进一步推动产业提升,深化实施农村复兴战略,加大力度激励文旅双创的前提下,儒西村加大了和AMO和合作,通过与多方协调,并征得全体村民同意,又租出了梓里村的闲置的时光学校。通过改建,AMO将时光学校打造成一个一个集农业观光、文化宣传、休闲住宿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儒西村通过加强与AMO的合作,抓住了百合镇大力发展红色旅行线路的机会,将农业与文旅结合,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打造出旅行驱动型农村复兴发展形式,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使自然生态和村民精神面貌都显著提升。

    三、见微知著,从细小的方面着手,一步步改善村容村貌。

    儒西村是百合镇人居环境整治试点之一,其中龙溪村则是儒西村的示范点之一。儒西村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采取了村委会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每个村干部固定负责2至3条自然村的环境整治、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形成分工合作、分层负责、将职权责落实到人,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儒西村党组织书记胡灼富是龙溪村村小组长,也同时负责本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在胡灼富带领下,全村村民出资出力,在村口放置醒目的刻字景观石,修建入村大道,在大道两旁种上品种树,修建村场,池塘护栏,花圃,把龙溪村村容村貌变得越来越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搞起来容易,难的是形成长效机制。龙溪村以小见大,从细微的方面着手,创新了许多方法,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比如很多移民国外的华侨空置在村内的祖屋已经墙壁破裂崩塌、屋顶塌陷,村民通过对墙壁进行简单的修建,用砖头给崩塌的墙壁重新建起来一道矮墙,并将屋内碎片落石杂草清理干净,同时建立台账,做好记录,并联络在外华侨,通知及时回来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整治空置房屋、美化居住环境,还能令在外华侨感受到乡情的温暖,增添一丝人文气息。又比如针对屋顶塌陷的废置房屋,龙溪村村民在仍未倒塌的墙壁之上堆叠起一层瓦片,并用水泥固定,利用瓦片的结构,有效地把雨水卸掉,减少雨水对墙壁渗透。

    随着龙溪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建立起文明村规民约,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逐渐深入人心,不但乡村环境变得更好了,村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相关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
开平发布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