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总是带着一个小铁盒,有时放在上衣左口袋,有时放在皮包里,铁盒磨损得很厉害。铁盒里有用蜡纸包着的14张鲁迅照片的底片、晋察冀参议员证书、八路军总部委任他为全军特派记者的委任状、妻子王辉的信,还有一些重要资料。这个铁盒承载着沙飞与摄影交汇的一生。
沙飞,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赤坎人。他将镜头对准被苦难命运折磨的底层民众,以摄影为武器,走在抗日救亡最前线。他呕心沥血创办《晋察冀画报》,用照片发出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声音,开拓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新闻摄影事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红色摄影人。沙飞的一生短暂而充实,他用照相机留下历史的剪影和切面,将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对摄影的忘我热爱浇铸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
A 努力追求进步,“决心做一个前进的摄影记者”
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递交的《我的履历》中,沙飞回顾了自己是如何走上摄影之路的:“我不满于当时的摄影和画报工作,更不满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因此,我决定站在革命的前进立场上,为民族的解放、人类的解放牺牲一己,与黑暗的旧势力奋战到底,并决心做一个前进的摄影记者。”
1936年8月,沙飞到上海搞摄影,开始了他动荡而传奇的革命摄影生涯。
1936年10月8日,第二次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的最后一天,鲁迅先生到场参观,还和青年们进行座谈。其间,同在展览会现场的沙飞找到机会掏出照相机,拍下这些值得纪念的场景。谁料这次见面后的第十一天,鲁迅先生竟与世长辞了。听闻噩耗,沙飞直奔鲁迅寓所。无比悲痛的他,轻轻打开照相机,摄下了鲁迅先生的遗容,还拍下了上海人民与一代巨人沉痛告别的场景。
沙飞将《鲁迅生前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等照片投稿到上海、广东各大报刊,第一次使用“沙飞”署名,一举成名,轰动了文学界、美术界、新闻界。
此后,沙飞离开上海美专,到广州、广西桂林等地筹办自己的影展。
“从婴孩坠地,乃至成人、老人,人在社会上认真地搏斗、挣扎的各种生活,跳不出沙飞的镜头。那里有你的朋友或是你自己的命运的对照,从那里会使你同情、憎恨、颤栗,更从那里会启发你的自觉、出路。”1936年12月3日的《广州民国日报》上,何铁华以署名“璧子”发表文章《沙飞个人摄影展》,称沙飞的作品不同于当下仅以摄影为娱乐的潮流,是“摄影界的一个新动向”。
B 以摄影为武器,奔赴抗日前线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声响起,催促沙飞到抗日前线去。
1937年8月5日,《广西日报》刊登沙飞的文章《摄影与救亡》。文章中,沙飞认为摄影作者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时间和金钱都用到处理有意义的题材上——将敌人侵略我国的暴行、我们前线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以及各地同胞参加救亡运动等各种场面反映出来,以激发民族自救的意识”。
1937年8月,沙飞北上到了山西省太原市,成了全民通讯社的摄影记者。
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来,沙飞经介绍成为第一个采访115师的记者,宣传八路军出师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1937年10月,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此时,太原即将失守,沙飞决定前往五台山,他被介绍到杨成武支队采访。
一个月的时间里,沙飞跟着部队辗转多地,挺进敌后,开辟根据地。他拍摄了多幅八路军与长城的照片,《战斗在古长城》《八路军在古长城上欢呼胜利》等作品用真实生动的形象,告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在国土大片沦丧、民族危亡之际,八路军在华北转战长城内外,顽强守卫着阵地,坚持抗战。
“老沙站在山头上照相,他忘我无畏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子弹飞啸、炮弹轰鸣中拍照片,这对于我们也许都是平生第一次,是经过战火洗礼的纪念品。”邱岗将军曾这样回忆。
C 创办《晋察冀画报》,“人在底片在”
1939年2月,晋察冀军区设立新闻摄影科,这是应中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发展而诞生的正式机构,沙飞任科长。
沙飞一直对出画报很感兴趣,认为画报宣传面广,作用更大。
1941年初夏,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召集沙飞、罗光达等人开会,明确让他们全力筹办画报,军区印刷所也划归画报筹备组领导,由沙飞全面负责。
1942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在河北平山碾盘沟村正式成立。沙飞任主任,罗光达任副主任,赵烈为政治指导员,下设编校、出版、印刷、总务四股,全社共计百余人。同年6月3日,沙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沙飞的学生张进学回忆说,1942年初,画报社发现第一期画报照片不够,当年1月至5月,他陪沙飞去采访,拍摄照片。沙飞的战友章文龙也曾同去。他记得有一次回来的路上,患有肺结核的沙飞吐血了,“回到画报社后,他躺在床上写采访文章《滚滚的滹沱河》,写得很动人”。
194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1周年的当天,晋察冀画报社的工人装订了第一本创刊号画报,向党献礼。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创刊号亲笔题词:“五年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的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
“从建立摄影科的那天起,沙飞就规定底片要集中统一管理,采取防污、防潮、防失散的措施。底片的重要性和随人携带的做法,画报社众人皆知,‘人在底片在’。”罗光达回忆道。
1943年9月,日寇开始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同年12月9日,沙飞和赵烈带领的一个小分队在柏崖村遭到日本侵略部队的合击。在突围中,赵烈等九位同志英勇牺牲,两位同志受重伤。沙飞背着装有底片的两个牛皮箱冲出重围,从雪坡跌下悬崖,丢了鞋子,冻伤双腿,几乎致残。
画报社的珍贵摄影底片,是沙飞、赵烈、赵银德等同志用鲜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从1939年摄影科建立算起,晋察冀画报社有9年历史,出版刊物几十万份(册),对外发稿5万余张照片,举办影展300余次,先后派出三批人员支援兄弟解放区创办摄影画报、保存底片及照片资料……而在其中孕育成的宝贵红色精神,早已流淌入历史之中,影响永不停歇。
★沙飞女儿王雁:寻找沙飞,了解那个时代的多面性
王雁在《我的父亲沙飞》2005年版的后记中,动情地对父亲沙飞写道:“人民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因为您用照相机记录了中华民族一段悲壮的历史,您生命最后的13年是在晋察冀度过的,您永远屹立在那里,拥抱着您热爱的土地与人民。”
多年来,王雁采访了多位与沙飞相关的前辈,整理沙飞的底片,寻访沙飞的遗迹,收集、整理沙飞的资料。她办沙飞摄影展、拍沙飞纪录片、出沙飞画册、写关于沙飞的文章……她寻找沙飞,了解沙飞,向世人展现一个真实的沙飞。
“我面对的不仅仅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父亲,更是一个让我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一个人与一个时代,他的家族,他的心路历程,他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选择与抛弃、理智与疯狂,他们那一代人、那一段历史,都吸引我、打动我。”王雁在完成《我的父亲沙飞》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沙飞的感觉逐渐起了变化。
2015年,《我的父亲沙飞》再版,王雁依旧在路上。她感慨:“又一个十年的奔波!整整20年,我折腾了一件事——寻找沙飞。”
越来越多人,因为王雁和诸多有心人的努力,知晓沙飞的作品和他的人生,从一个传奇般的摄影艺术家中窥见那个时代的多面性。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