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赤坎镇人民政府 > 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23年赤坎镇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5-31 09:14:51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2月27日在赤坎镇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赤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许锦源

各位代表:

我代表赤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赤坎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大力实施市委“六大行动”,积极实施“企业服务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中提速,推进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一期)试运营,推动赤坎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坚持产业优先,实体经济呈现新动能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全年兑现退税约1.61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申报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项目,2022年成功申报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赤坎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及新区配套管网工程项目专项债券4000万元、粤港澳大湾区开平市赤坎古镇农产品集散及仓储中心工程项目专项债券1.2亿元、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赤坎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景区停车场及综合配套设施项目专项债券1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创意产业园项目专项债券5000万元,合计3.1亿元,并全部支付完毕,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22年,全镇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6万元,同比增长18.3%;完成工业投资1.35亿元,同比增长64.24%;新增“小升规”企业2家。

二、坚持项目带动,文旅产业呈现新趋势

新增完成征地181亩,为赤坎华侨古镇和赤坎新区建设,以及国道G325线鹤山址山至开平塘口段改建工程(开平段)、县道X817线路面改造工程、开平高压燃气管道工程等配套项目建设提供土地要素。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保护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对赤坎华侨古镇保护范围、文物古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并通过了省专家组评审。完成古镇停车场东侧停车区,以及古镇周边供水、供电、污水、燃气、过渡垃圾中转站、行李中转站等配套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力解决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建设资金、房屋征收、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建设等困难问题,顺利完成项目(一期)试运营片区建设,于2023年1月10日正式试运营。自启动试运营以来,每天客流络绎不绝,仅春节假期的7天时间,接待游客量就超过21万人次,最高峰的一天达到4.4万人次。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一期)试运营,有力带动了赤坎新区和古镇周边文旅服务发展和消费增长,促进周边群众增收。2022年,文旅融合背景下基层治理创新的赤坎实践入选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入选首批10个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三、坚持城乡融合,区域发展呈现新活力

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工作,高质量规划建设赤坎新区,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及中心市场、安置房三期主体工程建设。持续深化配套道路建设,完成赤坎古镇周边出行道路路面改善工程、学院路改造提升工程、国道G325线三个平交口改造工程、河南洲临时道路等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正在加快推进赤坎大道、新区崇文路、新区尚义路、赤坎镇交通安全隐患整治示范工程(华侨华人文化走廊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2022年,赤坎镇通过江门市美丽圩镇建设市级评价验收,达到“示范圩镇标准”。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建成潭江赤坎碧道5.22公里,高标准建设古镇周边特色精品村5条、美丽宜居村10条、干净整洁村20条,已基本完成农房外立面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石溪村委会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创建单位。“鱼菜共生”循环农业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已建成投产,并成功获得江门市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成功引入绿雅休闲观光农业综合体项目等农旅项目,正积极打造与古镇融为一体的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赤坎镇在开平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评比中获得金碉奖。

四、坚持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呈现新气象

建设防疫物资仓库,完善防疫物资储备,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在“0709”“1125”两次突发疫情中迅速做到“围住、捞干、扑灭”,有效防止疫情外溢。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科学开展“五育并举”教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期兑现2022年“十项镇级民生实事”项目;根据群众需要追加投入资金1.78亿元,推进其它民生实事76项;成功争取江门、开平两级民生“微实事”补助资金项目2项,并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坚持党管武装工作,高质量完成民兵整组和兵源征集任务。扎实做好民政救助工作,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城乡低保、重度残疾人专项补助、80岁以上长者高龄津贴等各类政策补贴发放,做好退伍军人的服务工作,兜牢民生保障。持续开展无偿献血活动,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创建卫生村,15条自然村被评为江门卫生村。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镇自助图书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网络监控巡查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平民间杂技传习所和护龙村舞火龙传统活动传习所等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赤坎南楼在“寻找2022江门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历史建筑。编辑印制赤坎文物保护宣传册《赤坎文保精粹》,全年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6场,惠及群众3000人次。君子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创建江门市文明实践示范站。

五、坚持法治建设,政府效能呈现新水平

坚定不移抓好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改文风、转作风、树新风”工作要求,持之以恒抓好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机关作风建设,坚决纠治“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继续深化承诺制改革,打造良好营商软环境,全年办理承诺制项目3项、办结委托下放事项101项,办结率100%,实现投资项目就近报批审批验收。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江门开平市社保费征缴争议调解中心在赤坎镇挂牌成立,通过建立联合处置工作机制,共同打造社保费征缴争议“一站式”处置新模式。着力打造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新环境,全年共受理业务3892项,办结率达100%,无超时办结情况。持续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镇20个村(社区)服务大厅均完成“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安装,全年累计自助办理事务17325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一站式”办理体验。赤坎镇公共服务中心被评为江门市政务服务标杆大厅。深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抓好河长巡查、水污染防治等专项工作,提高林业管理和河湖治理水平。持续深化“平安赤坎”建设,建立“中心+”工作体系,实现村(居)全覆盖。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工作,确保社会面平安稳定,赤坎派出所荣立集体三等功。与开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成立诉前联调机制,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用心用情做好涉土地和房屋征收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有效提升司法确认执行力和公信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责任,做好应急管理、消防安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行政执法、“三资”管理、妇女儿童、工会、侨务、保密、档案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与支持,离不开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赤坎镇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向广大群众、社会各界朋友及全镇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赤坎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和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制造业发展动能不足,企业增资扩产意愿不强;二是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业态还不够完善,还未全面开放运营;三是赤坎新区招商成效不够明显,未能形成与古镇项匹配的文旅服务体系;四是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正视问题,采取更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江门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和开平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工作安排,积极落实“六大行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赤坎华侨古镇全面开放运营,推动赤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开平市争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示范县贡献赤坎力量。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实体经济,在锻造高质量动能优势上实现新跃升

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开展“狠抓落实年”工作,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指导和帮助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申报各项政策支持,支持工业企业增资扩产,特别是要加大对有“小升规”潜力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更多企业实现“小升规”,全力推动工业实现更大突破。高水平运营赤坎华侨古镇,加快完成上埠片区工程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大湾区首店经济、美丽经济和时尚产业,加快完善古镇业态布局,把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配合市委市政府高质量承办好首届中国区域品牌博览会,做好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参观考察活动。促进赤坎华侨古镇入统纳税,持续激发高质量动力活力。总结推广“鱼菜共生”项目成功经验,依托赤坎华侨古镇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华侨华人到赤坎就业创业。树立市场经营理念,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探索经营城镇、经营国资、经营村居“三个经营”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对政府资产、资源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推动资源资产增值增效,全力保障重点支出,狠抓预算执行管理,为推进镇级经济稳步前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城乡发展,在培塑高质量增长动能上实现新跃升

深入做好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工作,加快建设赤坎新区,推动全域旅游实现更大提质。加快完成安置房二期商业体风貌提升工程、安置房三期、中心市场、污水处理厂新区配套管网(二期)工程、赤坎大道、新区市政道路等项目建设。想方设法解决美堂大道(一期)建设资金和水田指标问题,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把文旅招商、市场主体培育作为“一把手”工程,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以赤坎新区为载体,加大对高端酒店、精品民宿、特色餐饮、亲子乐园、文化创意等项目的招商力度,打造与古镇相匹配的文旅服务体系,实现新区与古镇业态融合互补。紧紧抓住“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积极打造与古镇融为一体的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加拿大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全力推动农业实现更大发展。加快完成古镇周边35条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村边、路边、河边等“三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风貌提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深化“两山”建设转化赤坎模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充分利用赤坎华侨古镇辐射带动作用,统筹推进古镇周边35条自然村产业发展和村庄运营,加快发展乡村餐饮、民宿、农业体验、休闲、观光产业,促进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附近村民创业就业。

三、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增进民生福祉,在擦亮高质量幸福底色上实现新跃升

深入推进2023年“十项镇级民生实事”,提升道路交通、文化服务、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水平,并实施民生工程动态管理机制,根据群众需要,及时追加建设其它民生实事项目,以及推进落实一批村级民生微实事项目。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建设,完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为开展多样化文体活动强化硬件基础。抓好文物和“非遗”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保障历史文化安全。积极整合医院、卫生院、卫生站资源,打造“村级健康服务圈”,促进“健康赤坎”更高水平。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着力做好双拥共建、就业创业帮扶、优待抚恤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保障建设,保障在建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失业保险待遇申请、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认证新服务。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和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兜牢民生底线。积极落实三孩生育政策,维护人口正常增长。关爱妇女儿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以赤坎镇中心小学为载体,加强教育强镇建设,促进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加强侨务工作,深入发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华侨精神。

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力保安全稳定,在创建高质量平安赤坎上实现新跃升

树牢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推进“平安赤坎”建设,强化“平安细胞”工程,加强网格化管理,深入细致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维稳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持续推进禁毒工作,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派出所公安民警队伍建设,坚持以防为主、以打促防、保辖区平安,加强治安巡查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赤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和普法行动,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能力。压实“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灭火、“三防”工作、防灾减灾、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五、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强化社会治理,在促进高质量政府效能上实现新跃升

狠抓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深化“改文风、转作风、树新风”工作,大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效能。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压紧压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坚持从严治政,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打造廉洁勤政、干净干事干部队伍,提高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水平。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行政审批管理规范化、效能化,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承诺制改革,全面优化流程,推进审批规范高效化。完成镇政务服务大厅升级改造,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推进村(社区)政务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使用率,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人民群众工作监督。结合“创文”工作,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和镇村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行政执法,强化赤坎华侨古镇周边秩序管理,打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深化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提高河湖水资源和森林管理工作水平。推动政府系统规范化管理,提高档案、保密、民族宗教、侨务、工会、团委等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2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2023年,我们要以实干笃定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任务,为把开平打造成为“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而团结奋斗,为江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