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工人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之举。长沙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长沙街道成功调解了一起劳资欠薪纠纷,为103名工人追回了120多万元“血汗钱”,赢得了当事人的赞誉和认可。 此次纠纷源于某工程项目业主方将工程发包给承包商后,业主方前期已按合同进度支付70%工程款给承包商;但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承包商却以各种借口拒绝支付工人工资。工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长沙街道综治中心求助,希望业主方协助解决工人工资拖欠问题。 快速响应,摸清核心症结 接到求助后,长沙街道立即启动劳资纠纷应急协调机制,安排党群服务中心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接工人和业主方,得知该工程目前尚未验收,所有工人工资也未与承包商公司进行核算,且未完成双方签名确认。得到纠纷焦点后,街道工作人员不分昼夜走访调查,详细记录欠薪企业名称、地址、欠薪时长、涉及人数及金额等关键信息,并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事件初步建档。 多元联动,构建化解合力 长沙街道通过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协同机制,强化与市人社局的联合处置协作,引导工人进行信息登记,核对工资金额,为下一步针对恶意欠薪、企业逃匿等行为进行合规性认定筑牢根基,让劳资纠纷化解更高效、更精准、更彻底;同时主动与公安部门共享信息,协助核查承包商负责人行踪;公安部门则对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冲突及时出警维稳;对涉嫌恶意欠薪的企业,提前开展证据固定,为后续刑事追责奠定基础。 调解协商,推动和解共赢 调解现场,工人情绪激动,言辞间满是被拖欠工资的不满;业主方满腹委屈,反复强调承包商隐瞒行踪一直不到现场验收核对工程量;承包商自称公司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顺,现场气氛紧张。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立刻化身“情绪疏导员”,及时把当事人分开调解,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仔细核实工程成本、资金周转等具体细节。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释法说理下,最终达成和解,业主方和承包商现场签订调解协议书,由业主方从剩余工程款中先行垫付工人工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