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鸭以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著称,是开平市特色传统优势农产品。近年来,作为广东省麻鸭养殖核心产区,开平市赤水镇现已形成集种鸭繁育、生态养殖、饲料供应、肉禽屠宰、蛋品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行业总产值超5亿元。其中,蛋鸭年存栏量稳定在200万羽左右,年产鸭蛋3.5万吨,产值达3.5亿元,成为支撑镇域经济的重要力量。
从“分散经营”到“抱团发展”
麻鸭产业作为开平农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长期以来,麻鸭产业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在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破局始于开平市麻鸭产业协会的应运而生。
这是由养殖户、加工企业、经销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共同凝聚的智慧结晶,旨在破解麻鸭产业“各自为战”的发展痛点,推动产业走向“协同共赢”。协会切实扮演好产业发展的“服务员”“宣传员”“联络员”,聚焦成员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为中小规模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产业加工企业、养殖户、合作社等形成利益共同体。
此外,赤水镇充分利用麻鸭核心产区的生态优势与产业基础,推动卤自绅食品、军叶食品、回首食品等项目落地,麻鸭产品从初级活禽向皮蛋、咸蛋、即食卤味、预制菜等多元化产品不断升级,形成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格局,推动麻鸭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支柱产业。
“科技赋能”与“文化融合”并重
开平麻鸭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长,源自“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双轮精准驱动。
科技赋强基固本之能。产业协会积极行动,推动育种技术持续优化升级,引导生态养殖模式落地生根,努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通过探索应用食品深加工技术路径,充分挖掘转化麻鸭资源,多层次释放麻鸭价值,发展制作即食风味佳肴、便捷预制菜、特色蛋品等麻鸭产品,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含量与经济附加值。
文化赋品牌铸魂之魅。赋予麻鸭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其从食材跃升为文化符号的关键。赤水镇紧扣“开平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的大框架,深挖与梳理本土地域文化中与麻鸭相关的民俗风情、历史故事,精心编织具有历史厚度的“麻鸭故事”。创新实践“产业+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巧妙结合麻鸭核心产区特色温泉度假资源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精心策划组织麻鸭主题美食节、产业推介会等特色活动。打造“看得见山水、品得出味道”的融合新场景,深度强化品牌的情感链接与市场影响力,使开平麻鸭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一扇独特窗口。
积极寻求跨区合作和多方支持
开平麻鸭正积极汇聚各方力量,蓄积强劲发展动能,绘就走向全国市场的蓝图。
跨省协作,智慧与渠道并行。开平麻鸭积极寻求外部优质资源整合,邀请浙江缙云县深度参与开平市麻鸭产业协会建设,成为跨省联动的重要标志。引入麻鸭产业发展的前沿经验和管理智慧,为产业链条优化提供新思路,借助外部伙伴的网络,搭建起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的宝贵桥梁。通过优势互补、经验共享的协作,为麻鸭产业注入了新活力,拓宽了其行销全国的发展路径。
金融加持,破解发展掣肘。开平农商银行充分展现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敏锐与担当,提供高达5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这笔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了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有效缓解了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维持日常运营等环节对流动资金的迫切需求,保障产业链条顺畅运转,为麻鸭产业加速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散兵游勇”到抱团发展,从单一农产品到全链条产业支柱,开平麻鸭完成了历史性的“聚变”。开平麻鸭将以其“聚变共生”之力,实现价值的深刻升华。它“游”出开平、畅游华夏的征程已然清晰铺展,成为全国市场的闪亮名片指日可待,未来充满无限想象。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