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高校“双百行动”工作部署,近期,广州华立学院筑梦蒲公英突击队到赤水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清洁家乡,守护生态,技艺传承”为核心,聚焦环境美化、卫生健康、传统工艺等领域,以青年智慧赋能乡村振兴,书写“双百行动”的高校答卷。
1.座谈交流
7月28日,团队到沙洲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座谈,主要围绕当地人居环境治理、绿美乡村建设、竹编技艺传承等情况开展调研,村干部系统地为突击队介绍了有关情况,重点讲解了沙洲村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团队根据社会实践的主题积极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为该次调研实践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支持路径。
2.技艺传承调研
为深入探寻沙洲村竹编文化的传承脉络,探索传统技艺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突击队前往竹编匠人司徒赐先生家中实地学习。司徒先生现场示范了选材要领和竹凳制作工艺,并展示了已制作完成的竹凳成品,团队成员认真观摩并参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双方围绕着竹编技艺的发展和传承展开了深度的对话,深入了解了传统竹编技艺的制作流程与工艺精髓、传承困境等。
3.躬身实践
7月29日,沙洲村干部带领突击队到水井坑村开展走访,与该村村民进行交流,并积极向村民们普及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知识,重点宣传注意生活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积水等防蚊要点,强化了村民的防范意识。随后,突击队开展了实地志愿活动,与村民们一起开展了室内及周边的积水清理、清洁卫生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广州华立学院筑梦蒲公英突击队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从赋能调研到实地活动,是高校学子积极为社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接下来,赤水镇将继续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添砖加瓦,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在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