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清除蚊虫孳生地,消除农村危破空置房安全隐患,切实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新星村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危破空置房拆除工作,目前已完成全村危破空置房拆除任务,累计拆除13间危房,面积达1259平方米,不仅让村居环境焕然一新,更为群众筑牢了健康防线,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防疫与拆危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引领聚合力,迅速行动启攻坚
10月15日,《大沙镇危破空置房拆除经费奖补工作方案》一经发布,新星村迅速响应,第一时间集结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在村党员及村民志愿者约20人组建党群攻坚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危破空置房拆除工作。“党员先上、干部带头”成为攻坚队的行动准则,20名队员迅速明确分工,细化责任清单。为抢抓进度,大家主动放弃周末休息,白天顶着烈日作业,晚上挑灯夜战推进后续清理,用“5+2”“白加黑”的实干精神,拉开拆危攻坚序幕。




精准施策解民忧,拆危防疫双推进
拆除工作启动前,攻坚队开展全域拉网式摸排,对每间危破房屋的位置、结构、面积等信息详细登记,建立拟拆房屋的整治台账,确保排查无死角。针对部分村民对拆除工作的顾虑,队员们逐户上门宣讲奖补政策,结合疫情防控知识现场解读,帮村民算清“安全账、健康账”:“拆危不但能消除房屋安全隐患,还能铲除蚊虫孳生隐患,让村容更美丽,防疫更有保障。”通俗易懂的讲解赢得村民广泛支持,不少村民主动参与到拆除准备工作中。拆除过程中,采用“小微机械+人工精耕”模式,既保证拆除效率,又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党员干部全程紧盯施工安全,同步组织村民清理房前屋后杂草杂物,从源头降低蚊虫栖息风险,实现拆危与防疫工作同推进、双见效。
长效治理固成果,美丽乡村展新颜
拆危不是终点,长效治理才是关键。新星村以此次拆危工作为契机,加快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网格化管理、环境整治等好经验制度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管理常态化、长效化。一方面,要求各自然村定期对已处置的空置房屋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危破房拆除后场地是否有杂草复长、垃圾遗留、新增积水洼等问题,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增强村民的防控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拆除前后对比图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新星村党群攻坚队日夜奋战,书写了基层治理的“速度与温度”。下来,新星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党群合力,把危破空置房拆除与全域爱国卫生运动、“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和和美美、长长久久”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守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