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遗的第十八年,为进一步延伸“法治+文旅”创新融合发展路径,7月30日,江门市司法局、开平市委统战部、开平市司法局联合塘口镇人民政府,在塘口镇仓东遗产教育基地举办2025年开平市“碉楼下的法治课堂”暨侨乡法治文化共建活动。江门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宗杰出席活动并致辞。相关单位领导、业务负责同志,村(社区)法律顾问、塘口镇“法律明白人”代表,以及仓东村村民、侨胞家属代表共计60余人参与活动。
宋宗杰副局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此次法治文化共建活动的意义。他指出,仓东遗产教育基地是承载百年侨乡记忆的活态博物馆,此次活动是开平市深化“法治+世遗”品牌建设、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一是以法为桥,创新将法治课堂搬到碉楼下、榕树头,让传统建筑成为传播法治精神的“沉浸式”立体课堂;二是以侨为桥,通过最新侨务政策解读、侨房公证流程演示、涉侨纠纷情景剧演绎和与侨话法治的方式传递“法治为民”温度;三是以和为桥,以“禾美五邑”调解品牌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共同打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侨乡样板。
开设侨法专题课,碉楼内外护侨益。活动现场,开平市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综合服务中心职员彭琳淇同志以《心系侨胞·法治护航——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与侨法学习》为题,带领“侨法明白人”现场学习《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广东省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管理条例》,讲解华侨回国定居手续及涉侨纠纷受理途径。开平市公证处公证员助理梁小文同志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基层房屋公证实践经验,深入解读侨房继承法律要点和公证业务办理所需材料。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侨法明白人”积极互动,为日后精准服务侨胞、依法维护侨益注入满满动能。
编排涉侨情景剧,乡村舞台展成效。为生动展现我市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投身基层依法治理,竭力为民解纷争、为侨优服务的实践成效,塘口镇人民政府联合塘口司法所将镇内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成功调解的一起涉侨纠纷案件“搬”上舞台,精心编排成普法情景剧《消失的墙 又回来了》。通过场景化演绎,生动再现“法律明白人”这支活跃在基层、守护乡村善治、倾力为侨服务的法治先锋队在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用最鲜活的乡音乡情,展现了他们主动将公共法律服务从田间地头延伸至侨胞心头的担当作为,以小见大诠释了基层法治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作用。
创新法治茶话会,榕树底下话治理。此次活动聚焦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进一步深化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形式和载体,创新采用“一盏清茶、一张圆桌、一次近距离交流”的茶话会形式开展法治交流研讨。“法律明白人”代表围绕土地管理、合同纠纷、劳动用工、法律援助等基层治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积极咨询,为建设法治乡村建言献策,开辟民意直通、高效研讨的“绿色通道”。“司法行政业务骨干+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的座谈“配置”,让这场“榕树下的茶话会”真正实现“问题聚焦基层、解答精准高效、诉求直达部门”。
从碉楼实体到法治符号,从历史遗产到治理动能,在百年岁月征程中,开平碉楼已从历史地标蝶变为基层治理的共生引擎。下一步,开平市将持续推动法治资源与侨乡文化深度融合,加快“侨法明白人”队伍专业化培育,依托“碉楼下的法治课堂”普法品牌影响力,常态化开展精准化、场景化的侨法政策宣讲与公共法律服务,推动法治资源下沉侨乡治理最末梢,让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弘扬法治精神、厚植法治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