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雕又叫“灰批”,是以经过特别处理的石灰作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以后形成的各种图案。开平灰雕起源于清代中叶、盛行于民国年间,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首先出现在建筑讲究的礼堂和庙宇的墙上,作为寓意吉祥的装饰物。后来,随着开平乡村中大批用优质青砖建造的民居的出现,灰雕工艺大量用于民房墙上作装饰,成为了民间建房中的一项必备的工序。
▲“祗談風月”,开平灰雕里的“名人”
根据形态不同,开平灰雕可以分为平雕和立雕两大类型。平雕工艺在山花与门楣、外墙装饰上普遍使用,制作工序相对简单。立雕工艺常用在塑造人物、动物、花鸟等形象上。在华侨回乡建设的风潮前,灰雕作品中狮子、花鸟、山水、福禄寿等寓意如意吉祥兆头的图案比较多。华侨回乡后,具有中西合璧元素的图案就多起来了。
▼开平灰雕作品中的小秘密▼
1
开平灰雕里最常见的元素是哪些?
答案是:狮子、花鸟、山水、福禄寿等
寓意如意吉祥兆头的图案比较多
2
开平灰雕里有非常多西洋的元素
3
传统的灰雕其实很“现代”!
4
开平灰雕其实是多颜色的
也存在完全灰色的灰雕作品
灰色的灰雕▼
5
开平灰雕里有大家爱吃的食材?
开平灰雕技艺揭秘
灰雕制作过程颇为复杂,每道工序都细致考究,光是材料准备就颇为考究,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幅开平灰雕如何诞生?
首先将石灰用水泡成灰浆,将干稻草剪碎成段,然后将稻草段用石灰浆一层层浸泡,制成“草筋灰”,然后加上水泥、沙,用作灰雕的底部用料。其次得制作“纸筋灰”,将草根灰浸泡20天左右,打磨成浆后加入糯米粉、红糖等材料,混合便成“纸筋灰”,用作灰雕的表层材料,如果需着色,就在“纸筋灰”中加入矿物颜料。
灰雕的材料制作好以后,必须在墙壁上进行施工。匠人需根据图案的造型需要,在墙上用钢钉、铜线作筋线做坯,再用草筋灰一层一层指引,最后用纸筋灰做成灰雕图案的表层,经过细致的批修,栩栩如生的浮雕便呈现眼前。
开平灰雕内涵丰富、保存耐久
至今分布于开平不少乡村中
历经百年风霜,依然屹立
既展现着专属于开平的文化价值
又承载着一段重要的侨乡历史
来源:开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