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十载
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40岁的生日
深圳、珠海、汕头等
广东的经济特区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深化依法治市实践,全力护航改革发展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央依法治国办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深圳市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成为首批获评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这是官方首次开展的全国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评估认定,是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各地法治政府建设的最高褒奖。从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伊始,法治就深深镌刻在特区发展的基因里,成为护航深圳腾飞的“定海神针”。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更是深圳这座以法治为主要底色的城市长期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积极统筹部署和指导监督,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深入开展,为服务和保障全市创新发展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0年《中国法治蓝皮书》《四川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珠海法治蓝皮书(2020)》正式发布,这是《珠海法治蓝皮书》第二次面世。2019年3月,《珠海法治蓝皮书(2019)》在北京发布,珠海成为全国首个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地方法治蓝皮书的地级市和唯一一个经济特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专家认为,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珠海法治建设呈现新特点,为促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制度保障、协同合作、互动交流形成合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从去年开始,汕头开展“法治灯谜”系列活动,以法治名词术语作谜面或谜底,将法治文化元素融入传统艺术,通过传统艺术的助力和新媒体的传播,激发市民们的参与热情。 今年7月,汕头还把潮语和民法典结合起来,在小公园“戏亭印象”的舞台上,打造出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课堂。据汕头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还将在全市多村居开展巡演举办普法沙龙“戏古论今话德法”活动,邀请潮剧演员表演经典潮剧片段,同时请律师解读相关法治元素,让群众在欣赏潮剧的同时学习法治知识。同时,汕头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内依托现有“家长学校”平台建立500个村(社区)法治教育点,创新实践带动村(社区)法治创建,作为村(社区)法治宣传的新阵地,将法治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村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