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宣传从未停止,但受骗的人也一直都有。
典型案例
3月13日,91年的冯女士接到自称广东省公安厅“张队长”打来的电话,对方核对了冯女士的个人信息后,称冯女士涉嫌诈骗,在通话过程中可拨#110到北京公安查证。冯女士拨打该号码后对方自称是北京公安的“李警官”,由于个人信息真实,冯女士信以为真,为自证清白,冯女士加了“李警官”QQ,对方发来法院 “拘捕令”,“李警官”提出三个要求:一是冯女士重新开一张银行卡并往里面存21万自证金;二是她的手机要下载Qukcksupport软件配合清查资金(该软件实为远程控制冯女士手机);三是调查期间,冯女士的手机要开启飞行模式,不能与外界联系(目的是避免被他人发现骗局)。由于是往自己卡里存钱,冯女士并没有怀疑,一一照做。由于卡里没有那么多钱,冯女士按照“李警官”要求在各类正规借贷平台借款。三日后,“李警官”彻底失联,冯女士才醒悟过来,连忙前往银行查流水,发现被骗子转走了31万多元,其中大部分钱款是网上借贷而来。
手段揭秘
此类案件中,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核实”受害人身份,称受害人涉嫌诈骗案,需配合“警方”进行资产清查自证清白,且不能告诉家人,随后通过微信或QQ实施诈骗。骗子一般通过让受害人下载资金清查软件(控制受害人手机)或前往对方提供的网站登录网银,在受害人深信不疑的情况下按照骗子指示一步一步操作从而完成资金转账。
警方提示
骗子一般通过非法渠道掌握受害人详细信息并获取信任,再利用公检法机关的权威性,使受害人急于自证清白“配合调查”。
开平公安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通知你核查资金、下载APP或登录指定网址,更不会要求你瞒着家人到处借钱证明信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