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交通运输行业涵盖交通工程建设工地1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3个、桥下空间6处、管养公路沿线283.289公里,客运企业3家、危运企业7家、公交企业1家、出租车企业2家(含网约车)、驾培企业6家、货运企业15家、邮政快递物流备案点244家、港口水运企业10家、汽车维修企业773家。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开平市交通运输局坚持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全面构建指挥高效、监管严密、群防群控的交通运输行业防控体系,切实筑牢疫情交通防线。
一、健全指挥体系,压实全域防控责任
开平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将基孔肯雅热防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迅速成立由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明晰分管领导、行业管理组及各股室(大队)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责任链条。制定并实施《开平市交通运输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明确铁路、客运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建设工地等重点场所的防蚊灭蚊技术规范和宣传要求,强化与主管行业及结对镇(街)的协同联动,确保指令畅通、响应迅速,构建起覆盖全域、衔接有序的扁平化指挥调度机制。
二、聚焦行业监管,落实落细精准化防控
紧盯道路运输、水路运输、交通工程建设三大领域,整合运输管理股、基建管理股、港航路政股、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及市地方公路水运服务中心等多方力量,打出精准防控“组合拳”。
一是实施“无蚊场所”标杆创建。在梁金山、赤坎、龙胜服务区率先试点“空地一体化”蚊媒防控模式,利用无人机低空精准喷洒环保药剂,配合地面专业消杀团队协同作业,显著提升蚊媒防控科技含量和处置效率。


二是制定行业检查标准。制定行业检查表格,明确在建交通工程项目、高速服务区、客运站场、道路运输企业、港口码头等场所防控要求,将从业人员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场所消毒等关键环节纳入检查重点,对不达标的场所或企业,及时下发《关于落实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整改通知书》,明确问题描述、整改要求、整改时限及责任主体,并建立“回头看”闭环管理机制,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复查,坚决杜绝问题反弹,切实将防控监督落到实处。




三是推行“分片包干”全覆盖检查。将全市交通运输企业按区域划分8个责任片区,同时整合运输管理股、各执法大队、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等多部门力量,组建8支交通运输行业监管队伍,分片区对我市所有道路运输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同步进行问题排查、现场消杀、技术指导和台账完善,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658人次,检查企业663家次,发现隐患207处,已完成整改190处,持续推进整改17处,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9份,发出限期清理杂物通知书266份。此外,同步对未备案企业查漏补缺,夯实监管底数,累计查处机动车维修未备案经营企业3家。

四是创新“监管+服务”工作模式。组建“行业管理人员+专业消杀队员”联合小组,深入企业一线,实现检查、处置、宣传一体化推进,由行业检查人员负责对照标准核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精准指出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消杀队人员则结合现场实际,针对积水容器、阴暗角落等蚊虫孳生地开展即时消杀作业,并向场所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正确的消杀方法与防蚊技巧。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单张、现场讲解等方式,普及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及自我防护要点,实现“检查—消杀—指导—宣传”四步联动,既传导压力,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提升行业防控的依从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我局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疫情防控管理已共出动2966人次开展行政检查1244次,开展宣传1083次,派发宣传单张3569份,指导督促各交通运输行业完成防疫消杀4136次。


五是建立交通建设项目、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公交客运站场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包保责任制。由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包保责任领导,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包保责任领导,每个在建项目、服务区及公交客运站场设立专人监督。督导包保负责人每天跟进监督重点场所防疫工作,对督导情况、发现问题的相关工作照片记录留档并督促落实闭环整改,同时在服务区及开平南站设置便民服务点,提供体温或核酸检测服务,安排专人值守,配备体温检测设备、防蚊药品,宣传资料,引导旅客做好防蚊灭蚊等防护措施。

国庆假期期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运行平稳,累计服务客流超89.97万人次,服务车流量77.36万辆次,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强化宣传引导,凝聚群防群控社会共识
一是广泛利用载体开展宣传。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宣传;利用交通站场显示屏、车载媒体、宣传栏等载体,密集投放防蚊灭蚊科普信息。

二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方面,成立防疫先锋队深入结对社区,开展入户排查、环境清理和爱心帮扶,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固人民防线。另一方面,对结对包干的冲澄社区开展全覆盖入户宣传、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制定结对社区防疫作战图,详细标注包干区域内人员总数、隐患数等信息,组织力量对隐患点进行复查整治,真正实现精准防控,有效提升防蚊灭蚊效率。


三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开平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捐赠物资并提供防疫协助。截至目前,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已发动开平市信合物流有限公司、开平奔达港务有限公司、广东万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开平市宏安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等4家运输企业捐赠灭蚊片、灭蚊灯等一批价值4万元的防疫物资,已发动开平骏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排装载车辆、铲车以及工作人员协助开展废旧轮胎清理等疫情防控工作,已发动国道G325线改建工程PPP项目总承包部及广东万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捐赠约160立方米中砂给结对包干的冲澄社区用于覆盖蚊虫孳生地。

四、完善长效机制,激发内生防控动力活力
着力推动防控工作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一是建立科学考评机制。实施“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将季度考核优秀向防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股室(大队)及个人倾斜,约谈督促后进股室(大队)及个人,推动防控责任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二是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三是注重成果巩固。将行之有效的临时性措施转化为常态化制度安排,融入日常行业管理,定期评估防控效果,动态调整策略,持续织密织牢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安全网,确保防控成果得到长期巩固。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