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在即,为有效降低校园及周边环境蚊虫密度,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教学秩序,营造整洁、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8月16至17日,开平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与教育系统教职工一起,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共筑健康安全校园。
机关党员冲锋在前
当好防疫“排头兵”
在开平市疫情防控攻坚克难的重要时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穿着志愿者马甲的机关党员干部的身影。为有效织密校园防疫安全网,开平市迅速成立55支市直单位党员突击队,组织2440名党员志愿者迅速下沉到全市116家中小学校、幼儿园,为校园疫情防控注入红色动能。
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支援防疫
周六清晨,市委办、市委组织部的20名党员干部身着“红马甲”在开侨中学集结,他们正全面排查清理校园内及校外周边100米范围内的所有露天闲置容器(如花盆托盘、废弃瓶罐、轮胎、泡沫箱、塑料布凹陷积水等),“这种积水点最容易成为‘两热’传播源,必须紧盯蚊虫孳生和栖息的关键场所,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党员干部谭艳清说道。
在长沙侨园路小学,市府办的10名党员干部与党员教师们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清洁活动,当9点的阳光洒在整洁的操场上时,党员们的“红马甲”已被汗水浸湿了。“这样的周末,很有意义!”党员们微笑着说。
党员教师协同联动
筑牢校园“防护网”
8月16日,全市教育系统2000多名党员主动放弃休假,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对校园环境开展地毯式整治。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通过“书记带头、党员示范、教师参与”的三级联动模式,组织党员教师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在月山中心小学,该校党支部书记杨耀辉带领党员教师对教室、走廊、操场、绿化带、下水道等区域进行了彻底清扫,全面疏通、清理校园内及周边的排水沟渠、下水道、屋顶雨水槽、天台排水口等。针对暑假校园空置易积水问题,世界谭氏中学建立了常态化巡查机制,采用“空中无人机+地面人工”协同作业模式,构建起立体防蚊网络。无人机发挥灵活高效、覆盖广的优势,对大面积区域及高处进行药物喷洒;教职工、志愿者则聚焦无人机难以触及的角落,进行精细化处理,开启防蚊灭蚊“护校模式”。
党员教师带头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学校(含幼儿园)已累计开展4轮共计1110余次校园卫生清洁行动,对教学楼、宿舍、绿化带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杀1050余次,清理积水容器6900多个,清除杂物垃圾2040余处,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善。
党员带头对校园环境开展地毯式整治
科普宣传创新形式
唱响防疫“最强音”
开平市开展平安返校专项防控工作,针对高三学生返校问题,向返校师生发送防疫短信、强化健康检测,动员250余名高三教师志愿者参与返校防疫工作。党员教职工带头走街串巷,用通俗语言向群众普及 “两热” 知识,发放张贴宣传单张。高温酷暑下,汗水浸透了衣衫,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也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为有效做好家庭疫情防控工作,各学校及时转发《小手牵大手,预防基孔肯雅热》倡议书,并通过班级群、校讯通和公众号报道等渠道普及防控知识860余次,将预防知识宣讲到每个家庭。家长们纷纷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共同清理家中容器、花盆或其他室内外的积水,防止蚊子幼虫滋生,安装纱窗纱门,配合开平市统一点燃蚊香行动,有效凝聚起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
家长们纷纷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到疫情防控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