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开平市民政局积极响应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统筹推进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与服务质量提升,广泛开展“清洁公共环境,守护健康家园,喜迎国庆中秋”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和集中灭蚊行动,牢牢守住民生安全底线。
一、聚焦养老服务机构,防控提质双向发力
1.筑牢“防疫墙”,精准防控无死角
为提前筑牢养老机构防蚊防疫防线,开平市民政局强化前瞻部署,早在7月下旬便印发《关于做好养老机构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虫传播疾病的防控特点,提前谋划工作重点、明确应对方向,为后续防控工作争取主动、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为让防控措施进一步精准落地、高效执行,开平市民政局率先从制度层面搭建完善防控框架,累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3份文件,同时配套制定《开平市养老机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清单》。
该清单将笼统的防控任务细化拆解为孳生地处理、成蚊防治、健康监测、宣传引导4大板块,明确25条具体操作要求,清晰界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位”,大幅提升防控工作的可操作性与落地性。通过系列举措,开平市民政局一方面为养老机构构建起“防蚊金钟罩”:围绕蚊虫孳生、成蚊防治等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环境清理、设施配置等工作,从源头阻断蚊虫传播路径;另一方面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抓“内功”管理,规范日常防控流程、压实各环节责任,确保内部管理无漏洞;强“外功”消杀,围绕蚊虫孳生、成蚊防治等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环境清理、设施配置等工作,形成内外联动、全面覆盖的防控格局。
在责任落实环节,开平市民政局切实扛起行业主管职责,由局全体领导班子带队,分设4个专项工作组,下沉至开平市福利院、水口镇颐养院等全市8家养老机构开展驻点督导。工作组不仅对各机构日常防控台账、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常规检查,更聚焦蚊虫孳生重点区域,现场指导机构开展防蚊灭蚊攻坚行动,确保防控工作覆盖每个角落、不留任何盲区。
通过对照25条工作要求逐项核查,工作组共排查出各养老机构在防控流程、细节落实中存在的问题47项。针对这些问题,开平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做好基孔肯雅热专项检查问题整改的通知》,要求各机构深刻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制定整改台账并限期落实。截至目前,相关问题整改进度已达91%以上。下一步,开平市民政局将持续跟踪整改动态,组织开展“回头看”复核工作,确保所有问题彻底整改到位。
2.提升机构周边环境质量,打造安全舒适圈
围绕养老机构周边环境治理这一关键防线,开平市民政局在驻点检查过程中,将环境整治作为重点任务,主动联动属地镇(街)、城管等部门开展“净边行动”,集中清理机构周边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其中,仅水口镇颐养院周边就清理各类生活垃圾、杂物超20吨,全市8家养老机构周边累计清理建筑垃圾及各类生活垃圾约40吨,有效消除蚊虫孳生的外部环境隐患。
为实现“精准排查、靶向整治”,开平市民政局还创新采用科技手段,组织专业人员运用无人机对辖区所有养老机构周边200米范围进行全方位航拍,形成高清详细的图像资料,精准标注杂草丛生、积水洼地等需重点清理的区域,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清晰指引。
以长沙家龄敬老院、水口镇颐养院为典型,开平市民政局指导机构结合周边环境实际,通过合理规划内外绿化布局、修整填平闲置荒地、定期在积水区域投放灭蚊幼虫药物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蚊虫滋生条件。经过一系列整治,养老机构周边环境整洁度显著提升,蚊虫密度得到有效降低,为老年人营造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3.延伸养老服务链,保障身心双健康
在做好外部防控的同时,开平市民政局进一步延伸养老服务链条,聚焦机构内部防蚊防疫,坚持“物理隔绝为主、化学消杀为辅”的科学策略,为老年人生活空间织密织牢防蚊“防护网”。在养老机构门窗、通风口等关键环节,统一指导安装防蚊设施,构建蚊虫进入的第一道物理防线;同时根据机构规模、房间布局,在公共活动区、走廊、卫生间等区域合理配置灭蚊灯、灭蚊喷雾等物资,特别要求各机构根据服务对象数量100%配置蚊帐,实现从公共区域到个人居住空间的全方位蚊虫防护,确保蚊虫“无缝可钻”。
为将防蚊防疫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平市民政局根据上级要求同步推行“121230”工作标准:“12”指每日分别在早上7-9点、下午5-7点各进行一次全面环境消杀;“12”指强化健康监测,每天需对所有服务对象、工作人员进行2次体温检测;“3”指筑牢三道防护屏障,严格落实门窗必装纱网、室内必备驱蚊液、室外必装灭蚊灯的硬性要求;“0”指实现动态清零管理,每日对机构内花盆积水、下水道周边、地下室角落等区域进行排查清理,确保每天动态积水清零、垃圾清零。
据统计,截至目前,开平市8家养老机构已累计完成8轮爱国卫生运动,累计出动1466人次,共配置电热蚊香器359个、安装防蚊纱窗1092个、加装下水道防护网102个,清理机构内花盆积水、垃圾桶周边、地下室角落等蚊虫孳生地630处。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有效阻断了蚊虫传播疾病的路径,更让老年人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养老服务。
二、统筹多领域防控,织密民生保障网络
1.积极调动基层力量,温情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组织各镇(街)和翠山湖管委会16名儿童督导员、270名儿童主任等基层儿童工作人员,与社工、志愿者队伍等组成指导检查组,入户巡访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检查防蚊措施落实情况。同时,进一步广泛开展健康风险提示,指导儿童监护人做好蚊媒风险防护,动员群众开展“拉家常”式防蚊知识宣传,有力构建多层次“护苗”防护屏障。
2.凝聚服务机构合力,筑牢殡葬行业安全防线
由于墓园多为室外场地等原因,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加大蚊虫防灭力度,对花盆托盘、排水沟等蚊虫孳生关键区域进行翻盘倒灌和清理,做到“日产日清”。同时,重点清扫下水道、绿化带等区域,并对公共活动区、香炉、卫生间等场所实施大面积喷雾消毒,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环境。截至目前,各殡葬服务机构已完成多轮全域消杀工作,排查处理1028处积水点、202处垃圾堆积点,并开展了82次全面灭蚊消杀工作,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3.汇聚公益慈善暖流,共建全员防蚊屏障
开平市民政局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的桥梁纽带作用,联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主体,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防疫共同体,让慈善暖流成为民生保障的重要补充。通过发动爱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开展防蚊物资捐赠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募集款物总额达58.4万元,包括资金和驱蚊液、劳保手套等防疫物资。这些资源主要用于支持开平市虫媒传染病疫情防控项目,涵盖环境卫生整治、公众健康教育以及防疫物资采购等方面,以提升整体防控能力并保障全市居民健康安全。
以民为本,守土尽责。开平市民政系统将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优化防控措施,提升服务品质,让民政服务对象的安全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