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关注我们:
    • 搜索
今天是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欢迎进入开平市司法政务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开平市司法政务网 > 司法动态
赤坎镇立法联系点集智聚力,“政法+民政+律师+人大代表”共话社会救助法草案完善之策
发布日期:2025-08-04 14:49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社会救助作为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制度设计直接关系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即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之际,为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直通车”作用,开平市司法局联合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依托赤坎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台召开《草案》立法意见征集座谈会。会议邀请江门市司法局行政立法科业务负责人现场指导,组织赤坎镇人大代表、村委会干部、“法律明白人”、驻村律师等基层代表参与,切实打通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

  政法民政协同发力,一线经验“落地有声”

  座谈会上,各部门围绕职能职责,紧扣基层实践共话立法需求,将一线工作中的堵点难点转化为精准的立法建议。市人民法院结合近年来的司法救助案例,提出社会救助范围广、覆盖面宽,能有效弥补司法救助的局限性,建议建立“社会救助+司法救助”双向联动机制,形成救助合力;市人民检察院聚焦司法救助线索挖掘难、对象范围受限等问题,指出当前两类救助衔接缺乏强制执行力,建议《草案》健全衔接机制,丰富多元救助方式,撬动政府与社会资源,引入心理疏导、岗位培训、技能支持等长远性救助措施;市公安局从应急响应角度出发,建议明确救助负责的部门或窗口,并公示24小时救助电话,确保紧急情况得到及时处理;市民政局则结合民政救助实践,提出涉外人员救助标准待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需强化等建议,希望通过立法扩大保障范围,让更多困难群众受益。

座谈会2(1).jpg

  基层代表献计献策,民生诉求“原汁原味”

  来自基层的声音,为立法注入了鲜活的实践养分。赤坎镇政府工作人员聚焦“镇一级救助审批权限”直言:“适当赋予乡镇更多审批灵活性,就像给基层放权‘加把劲’,能让救助跑得比困难更快”;人大代表结合调研经历建议:“法律要像‘松紧带’,既要兜住底线,又要给地方留足结合实际调整的空间”;驻村律师则从专业角度剖析《草案》条款,针对第十三条、第三十七条提出补充建议——在社会救助对象中增加“其他需要应急救助人员”的兜底性条款,在“核对财产状况”环节强化对救助对象的核查,同时建立公租房动态调整与退出机制,破解不符合条件者长期霸占的难题。

发言拼图(1).jpg

  深入村组倾听民声,立法建言“植根基层”

  为了让立法更接“地气”,江门市司法局行政立法科与开平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深入赤坎镇永坚村委会,与村民开展“面对面”座谈。村民们围绕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提质、突发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机制等民生关切问题敞开心扉。朴实的诉求与鲜活的案例,成为立法民意最直接的“样本”,让《草案》在字里行间更贴近群众的真实期待。

赤坎镇永坚村委会(1).jpg

  多方合力汇集众智,开门立法“走深走实”

  此次立法意见征集会,是开平市践行“开门立法”的生动缩影:司法行政部门搭建“连心桥”,确保各方意见高效汇总;政法部门用案例“说话”,让建议有实践支撑;民政部门当好“传声筒”,精准传递群众诉求;人大代表、村委会干部、“法律明白人”、驻村律师等基层代表则用“接地气”的表达,让立法听到最鲜活的基层声音。每一条意见都是对民生温度的校准,每一次讨论都是对法治精度的打磨。

  下一步,开平市将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以赤坎镇基层立法联系点为枢纽,推动公检法司与民政等部门形成合力,精准梳理、研判和转化各方意见建议,全力保障立法“直通车”高效运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的科学性、民主性贡献更多基层智慧与实践力量。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