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积极响应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深入践行法治为民宗旨,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方方面面,从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审批创新等方面发力,实现产业项目全链条审批流程更简、时效更高、服务更优,为开平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12月,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被评为“江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一、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优服务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为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强大动力,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重大项目政务服务专班,选派党员干部担任项目服务专员。党员干部秉持党的宗旨,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助力企业蓬勃发展。同时,建立从土地拍卖到开工建设的审批快速响应机制,设立“重大项目导办帮办窗口”,实行“一窗受理、联合审批、统一发证”模式,为每个重大项目配备专员并组建服务团队,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动,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
二、志愿先行,主动担当解企忧
为进一步优化升级重大项目全流程服务,组建政务服务志愿服务队,发挥青年干部在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表率示范作用,主动担当为企业提供上门辅导、帮办代办服务。2023年以来,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各职能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52次,累计为224个工程项目提供代办服务,开展“提前介入+上门辅导”70场,服务评价满意率100%。
一是前端优化,让企业申报更贴心。推行超前审查、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极简极速”审批模式,线上推出“视频办”“延时办”“随时办”等便捷服务,努力以最快速度完成申报材料审核手续。线下在各镇(街)、园区范围内设置项目帮代办专职联系员,为各类重大项目审批报建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上门辅导和帮办代办的贴心服务。
二是全程服务,让企业落地更省心。根据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机制,全流程主动参与项目落户,并指导企业做好后续审批资料准备,切实解决企业“多头跑”“来回跑”问题,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从项目签约到项目投产的全链条高效省心服务。2025年1月,“梦回开平·侨海华韵”项目盛大开业。在该项目建设期间,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挥政务服务职能,提供全流程服务:前期组建志愿服务队上门解读政策;验收阶段协调多部门高效协作,将原本10天的验收时限压缩至5天,验收效率提升50%;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开设营业执照办理专场,有效保障各企业按时开业,赢得企业的高度赞誉。
三是排忧解难,让项目建设更放心。为每个列入市重大项目清单的企业定制进度台账,定期组织部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召开现场办公会,集中力量攻克难点堵点。同时,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领导轮值带班,并配备熟悉业务、沟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与各进驻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业务调解小组。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因客观原因导致事项“办不成”的,都可转移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进行统筹协调、专事专办,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难题。2024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处理问题15宗,群众满意率100%。
三、创新突破,精准服务促发展
一是深化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将原本繁琐的审批流程优化整合,划分为立项与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联合验收四个关键阶段。创新实施“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分阶段办理模式,在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情况下,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材料、补正时限和超期处理办法。各审批阶段紧密衔接,极大节省企业时间成本,有力推动项目高效推进。
二是推进重大项目提速增效。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作为广东省、江门市重点项目,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将其视为重点服务对象,于2023年1月深入项目入口片区16个单体建筑的施工现场,开展实地调研、上门服务,迅速完成2个单体建筑联合验收,为赤坎古镇提前开业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2023年4月,主动上门召开赤坎古镇项目验收工作协调会,当场帮助企业准备申请资料,使企业第二天即可申报,9个单体建筑24小时内即完成联合验收申报,申报时间缩短80%,大大减轻企业申报负担。
三是推进“验收即发证”,提升服务效能。开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全力推进“验收即发证”改革,2024年以来共办理业务11宗,企业满意度100%。其中,2024年9月,通过提前预审、容缺受理等方式加快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项目资料录入和现场验收工作,一次性完成该项目配套工程8个建筑单体的竣工联合验收并核发不动产权证书,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2024年11月,为开平市振盛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顺利办理5宗“验收即发证”业务,实现“交房即交证”,成为开平市首次完成的房企类的“验收即发证”,为开平市房地产企业的“验收即发证”工作树立了新标杆。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