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以法治“硬举措”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据统计,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共办结各类涉企案件5074件。其中,一审民商事案件结案平均用时、首执案件结案平均用时均持续下降,连续两年保持江门市最优。2025年5月,开平市人民法院通过巡回审判成功化解厂房租赁纠纷一案登上《人民法院报》头版,充分彰显司法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担当。
一、以“多元解纷+特色服务”为路径,构建司法助企服务网络
一是搭建先行调解平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联合人大、司法局、综治中心、工会、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建立“1+N”涉企解纷机制,同时引入市场化民商事调解组织,进一步拓宽民商事解纷路径,推动矛盾纠纷在前端化解。二是完善涉侨解纷机制。聚焦“侨都赋能”工程和侨企需求,深化“法+侨”服务模式,设立“涉侨诉调对接工作室”,入驻“侨胞之家”,为涉侨企业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充分保障侨企、侨胞合法权益。三是打造特色产业服务站点。结合辖区产业特点成立“优品服务法官工作室”,为“马冈优品”品牌建设提供司法支持。依托江门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中心水暖卫浴行业(开平)服务站,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讲等综合服务。四是打好“法治组合拳”。开展“法治护航 赋能营商”主题月系列活动,通过送法入企、举办“法院开放日”、召开法企座谈会等形式,全力疏通企业发展堵点。主题月活动期间共与52位企业家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通过现场“把脉问诊”,精准开出“法治良方”助企发展。
二、以“优化诉讼+强化执行”为抓手,深化司法惠企服务举措
一是加强一站式涉企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设立涉企服务专窗,优化诉讼引导、立案登记、诉调对接等服务,满足企业和群众诉讼需求。二是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通过繁简分流、速裁快审提升审判质效,2024年以来,以简案快办方式处理涉企纠纷3016件,调撤率达37%,平均结案周期缩短至48天。三是推进涉企执法司法规范化。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攻克执行积案与疑难案件,专项行动以来共处理涉企案件4132宗。四是建立执行快速反应机制。设立执行专线热线,实现执行指挥中心与执行团队实时联动,全面提升执行实效。五是探索执行和解与信用修复机制。2024年以来,通过和解执结案件844件,涉及金额3.59亿元,为1534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有效激活执行动能,既破解“执行难”困局,又有力帮助企业“重获新生”。
三、以“协同联动+动态监督”为引擎,驱动破产案件质效双增
一是深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主动加强与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在信息共享、风险预警、资产处置、税务处理等方面形成合力,以部门联动之势为破产案件提速增效,近年来已推动富琳裕邦公司、水口珠影公司、恒威房地产公司等涉案企业依法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二是加强破产案件监督指导。定期组织破产管理人召开工作推进会,强化破产企业在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的问题研究,靶向解决痛点难点问题,增强透明度与公信力。深度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采用召开网上债权人会议、文书线上送达等方式开展审判工作,积极推动网络司法拍卖,提高破产财产处置效率,推动实现破产财产价值最大化。
下一步,开平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探索司法服务新路径、新方法,精准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推动司法服务与市场活力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司法动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