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统计信息网 > 参考信息 > 统计分析
开平市生产总值发展情况研究
发布日期:2017-03-29 00:03
来源:本站
打印
【字体:

 

 

地区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即是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它全面反映经济整体情况,是整个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核心指标。本文将围绕开平市生产总值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我市生产总值的总体发展情况 
      (一)生产总值总量实现跨越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开平市经济以跨越式发展的态势,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11年我市生产总值是224.84亿元,其总量是1978年的119倍。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1年的34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5.61%。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跨越增长(见图1)。第一次跨越:于1989年,创造出经济总量超10亿元,总量达到11.21亿元,比1978年翻了5倍,1978年至1989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7.67%;第二次跨越:于2003年,创造出经济总量超100亿,总量达到103.05亿元,比1989年翻了8倍,1990年至2003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8.60%;第三次跨越:于2010年,创造出经济总量超200亿,总量达到201.14亿元,比2003年翻了1倍,2004年至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0.03%。 
      图1: 

      (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收入水平的标志,也是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根据江门统计年鉴1990年以来开平市的常住人口数据为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起点,计算结果显示: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呈逐年递增的稳步增长态势发展(见图2)。2011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180元,是1990年2471元的12倍,年均增长13%,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低0.77个百分点。根据1990—2011年的计算结果推算得出:我市用19年时间创造出人均生产总值超万元,在1996年达到10569元,然后再用12年时间创造出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在2007年达21606元。 
      依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按照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将一国( 或地区) 经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6 个时期。以2008年的美元水平对照,当年我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以同期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水平折算后已经达到3480美元,比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的下限3277美元高出203美元,标志着我市在2008年已经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按当年的汇率水平折算后已达到5097美元。 
      图2: 

      二、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 
      经济运行过程中,增长是与周期波动相伴随的,而经济增长的波动是以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波动为主要标志。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开平市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运用经济增长的“谷—谷”法来划分经济周期,研究我市经济发展的轨迹。经研究发现,我市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见图3)。 

      图3:              开平市生产总值增长周期划分 

      第一个周期(1979—1983年):用时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4%。1981年达到峰值18.23%,然后开始下滑至1983年的谷位完成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经济周期。这一周期的持续时间与广东省及江门市的时间大致一致。波动幅度为16.69个百分点,比江门市波幅大9.89个百分点、比广东省波幅大1.09个百分点。 
      第二个周期(1984-1987年):用时4年,比江门市短3年、广东省短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69%。这一周期呈快起快落的特征,用3年时间在1986年达到峰值28.17%,然后用一年时间迅速下滑到1987年谷位7.68%,快速完成第二个经济周期。这一周期的波动幅度达20.49个百分点,比江门市波幅大4.29个百分点,比广东省波幅大8.09个百分点。 
      第三个周期(1988—1998年):用时11年,比江门市长4年,比广东省长1年;比前两周期分别长6年和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36%。这一周期峰值是1993年达42.16%,是我市经济增长的历史最高位,峰位过后5年时间逐步滑落到1998年的谷位完成第三个经济增长周期。这一周期波动幅度达34.96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波动幅度最大的一个周期,其波幅比江门市大12.26个百分点,比广东省大22.06百分点。 
      第四个周期(1999—2010年):用时12年,比江门市短3年,比广东省长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一周期的谷位出现在2005年,谷位过后经过5年时间的波动发展才出现峰位完成这一经济周期。波动幅度为7.86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波动幅度最小的一个周期,但也同样比江门市波幅大0.76个百分点,比省的波幅大2.76个百分点。 
      我市经济周期呈现前快后稳的总体特征。我市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较快,在第一周期快起快落,波动系数达0.812,在第二周期后表现更为快速,历时4年完成峰谷位交替,但波动系数下降到0.54;第三周期则受邓小平同志南巡以及撤县设市带动一大批重点项目投入上马等促进,波动系数比第二周期上升0.044,达0.584;在第四周期的发展,则有所放缓但表现平稳,波动系数下降到0.179。具体见表一和表二: 

      通过与省、地市经济周期的对比发现,我市各经济周期的波动跟随着省、江门市的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发展,而且表现更为强烈。我市经济周期发展的不对称,表明我市经济的发展由前期基础不稳,抗风险能力弱,对市场变动反应强烈。到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全省整体经济发展的带动及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逐步提高,跟省、地市经济的波动差距大幅收窄。 
      三、产业结构演示着经济发展壮大历程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一)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1978—2011年,开平市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均值分别是:第一产业15.22%、第二产业43.95%、第三产业40.83%,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由高到低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经济的贡献达40%以上,由1985年开始呈波动向下发展至2011年其贡献率只有6.5%;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由小到大。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其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下逐渐成为主导产业,2011年对经济的贡献率达70.94%;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波动不稳。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第三产业呈与第二产业互补交替的合力之势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具体见图4: 
      图4: 
                        开平市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走势图 

      (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指标。 
      以开平市1993年—2011年的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计算出其对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计算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弹性系数较小;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高且较稳定;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整体较高,但在2006年开始受金融风暴影响对经济的弹性系数逐步下降。具体见表三:

      用各产业的弹性系数均值进行排位,分别是:第一产业是0.2689、第二产业1.1005、第三产业1.0984。以此得出: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最高,也就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第二产业的增长依存度最高,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次是三产和一产。 
      (三)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按照三次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进行划分,结构类型可分为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和倒金字塔型。我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8.9:24.03:27.07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一、三、二排序的哑铃型结构演变到2011年的10.4:54.05:35.55以第二产业为主,三、一产业为辅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构成了二、三、一排序的鼓型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突现了占第二产业达九成以上的工业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其波动直接影响着我市生产总值的变动。第二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在1993-2011年的19年间的波动协同度达94.44%,标志着我市已由初期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体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工业化社会。 
      四、三大需求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投资拉动内需发展,出口则拉动外需发展。为研究我市三驾马车跟经济发展的密切程度,选取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指标1995年—2011年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基础数据见表四: 

      (一)描绘相关图。 
      利用1995—2011年的数据描绘出投资、出口和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图。 

         (1)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图    

         (2)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图

 

      根据三个相关图的分布状态,作出以下判断:1、三个图表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投资、出口和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2、相关的形态。三个相关图形上近似表现为一条直线的线性相关关系。3、相关的方向。因变量地区生产总值的数值变化与自变量投资、出口和消费的数值随之发生大致均等变化的正相关关系。相关分析的条件成立,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二)相关程度的测定 
      由于变量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选择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双侧显著性检验对其进行测定,得出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84、出口和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09和0.997。三驾马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而且逼近1,双侧显著性检验结果均是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结论是:我市投资、出口和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高度相关,按相关系数由大到小排序的顺序是:消费—投资—出口,表明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投资、出口次之。 
五、在广东省县级地区经济中的排位情况 
      根据2011年《广东统计年鉴》资料,广东省行政区域中县级地区有67个,其中:县级市有23个,县41个,自治县3个。现以“十一五”期间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 
      (一)按增长情况对比。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总量和增长速度四个指标进行地区间对比。我市在省内的排位结果是:总量靠前,增速靠后。主要情况是:在“十一五”的前期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地区生总值的总量排位比较靠前,进入了全省县级经济的前十位,而增长速度的排位均比较靠后。在“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排位下降了6位排在第15,而增长速度提升7位但仍是在靠后的位置上徘徊排在第60位;人均地区生总值总量则下跌7位,排在第11位,增长速度回升5位,排在第59位。具体见表五: 
      表五: 

      (二)按发展结构对比。选取省内县级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地区间对比。根据产业结构变迁理论,对第一产业按由小到大、对第二、三产业则按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我市在省内的排位情况是:一产前列、二产中上游及三产中下游的水平。主要情况是:在“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的排位较稳定均在前十名,排在第7位;第二产业的排位上升6位排在第10位;第三产业则下跌24位,排在第41位。具体见表六: 
      表六: 

      六、发展建议 
      我市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市场经济大浪淘砂,经济发展不进则退。在成绩面前一定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以争取更大的发展。建议: 
      (一)继续深化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要深刻认识到,我市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不够强,尤其三产的比重比江门市、广东省的水平都要低,与省内县级地区相比也居中下水平。应该继续深化转型升级,加快调结构的步伐,以科技进步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夯实第二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二)把握经济周期变化规律 
      我市经济刚踏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应把握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尽量将新经济周期的谷位低迷期缩短,峰位发展和下降期延长。政府要发挥无形之手作用,充分调动和引导各产业利用现时的转折期做好向繁荣期发展的各项准备,包括从制度上革新、从技术上创新、从知识上更新,争取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 
      (三)坚持发展和培养人才 
      人是发展的前提条件。要以战略高度优化我市人力资源的发展环境,增强我市的人才凝聚力,让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我市落地生根,巩固我市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智力支持。以《开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巩固和发展人才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行业人才,扩充我市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智力资源。 
      (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努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时,扩大内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我市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最高,建议政府一要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消费项目,扩大消费热点。二要提升消费吸引力。充分利用碉楼这张名片大搞开发宣传,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到开平消费,促进消费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以效益优先发展经济 
      要以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家园为经济发展目标,以人为本,走高效低耗的绿色GDP之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以社会效益优先,着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努力让人民的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发展速度,为创造和谐幸福社会提供经济支持。 


相关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