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统计信息网 > 政策法规
十九大代表、徐汇区委书记鲍炳章:为城市精神涵养文脉
发布日期:2017-11-28 11:30
来源:本站
打印
【字体:

 

 



  

徐汇区“落叶不扫”的漂亮街景

  新华网上海11月22日电(记者 郭慕清)日前,徐汇区传来喜报,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区,很多人为之振奋。提起徐汇区,你最先想到哪里?或许你脱口而出的有:繁华的徐家汇,慢游慢品的武康路,巴金、张乐平、柯灵等一众名人的故居,还有光启公园、黄道婆纪念馆等等。

  喜欢徐汇的理由很多,文化是最具吸引力的磁石。

  十九大代表、徐汇区委书记鲍炳章对城区发展有自己的理解,他说:“第一眼看一个城市,要看它的‘硬件’,比如环境和秩序、购买力和创新能力等,当在这座城市住下来后,就要关注它的‘软件’,那就是城市的文化内涵。”

  他这样描绘徐汇的文化战略愿景:要突破文化空间整体打造,深化百年遗产整体开发,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文化先行区和核心区。

  让文化有脉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

  独具特色的文化,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品格,也凝聚着一个城市的精神。在谈论海派文化时,有一个地方绕不过去——徐家汇。

  学者余秋雨在《上海人》中曾这样阐述:“如果要把上海文明分个等级,最高一个等级也可名之为徐家汇文明。”在徐家汇文明中,有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是徐光启。

  四百年前,他就是在这里“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知识和思想,拉开了上海近代文明的大幕。

  近年来,徐汇区以“徐光启”“土山湾”“百年徐汇”为核心资源,着重打造“海派文化发源地”和“中西文化交汇地”两张历史文化名片,展现徐汇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

  鲍炳章说,就拿“光启文化”计划来说,通过改造光启公园,联动光启纪念馆、徐汇规划展示馆,形成了“馆园一体”“文绿合一”的徐光启纪念标志地。这些设施多在居民区附近,“15分钟文化圈”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很多人。

  叶阳,家住在东方曼哈顿小区,与光启公园仅一路之隔。他喜欢晨跑,常常到光启公园锻炼。他说:“政府将历史文化融入到都市生活,让我们在日常中触摸到海派文化的脉络,古今之间没有隔膜感,这种感觉非常好。”

  “在文化传播上,我们通过加强学术机构合作,举办光启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来打造国际文化交流的名片,这些举措也为徐汇保留了完整的历史文脉。”鲍炳章说。

 

徐汇区“落叶不扫”的漂亮街景

  让生活有品

  对于都市人来说,忙碌是生活的常态。

  然而,所有的生活美学都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如何不忙?或者说,如何放缓急行的脚步,享受慢生活的悠闲和惬意呢?在上海,有一个地方不能错过,最适合忙里偷闲——武康路。

  “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80多年前,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如此赞扬武康路。

    图为徐汇区的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

  在陆家嘴上班的白领陈枫是这里的常客,在她的眼中,时间老人对这里格外优容,他的步子很慢,晃晃悠悠地走着,像是在打盹儿。人在这里也能一下子静下来,不那么浮躁。

  她说:“在这里,可以约三五好友尝试亲手磨一杯咖啡;可以漫步到巴金、黄兴、柯灵等名人故居,触摸‘一条武康路、半部文学史’的细致脉络;还可以到武康庭、罗密欧阳台等极具人文特色的地标性场所,去倾听一个个老洋房的故事,翻阅那一张张被时光掩埋的历史画卷。”

  这条长1100米的道路,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也是全市首个风貌保护的试点街道。它像一根鱼骨一样串起了周围的风貌道路,随着徐汇“衡山复兴”计划的不断推进,这里的历史建筑一点点被修缮,慢慢形成了一片“可阅读的建筑群”和“可漫步的街区”。

  鲍炳章说,历史建筑、历史风貌是一座城市活着的历史,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精心保护好衡复风貌区的“一砖一瓦”,修复建筑文化、景观文化、名人文化、故居文化、梧桐树文化,让百年积淀焕发新的生机,是一个内在的、细腻的变化过程,要一点点扎扎实实地去推进。

柯灵故居

  怎么做才能真正保护好这4.3平方公里上的950幢优秀历史建筑、1774幢保留历史建筑呢?徐汇区结合全市“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出“三增三减”的保护原则:减容量、减不必要的过度经营、减少人口;增加综合配置、社会配置,增加公共服务、增加公共空间。

  不仅如此,鲍炳章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概念:活化。

  他说:“保护的最基本思路是持续修缮,但空城没有意义。‘活化’历史就是让这里照样有居住功能,有市民生活,有城市故事,要‘活’而不乱,‘活’而不破。人们来到这里是可以休憩的、漫步的,这才是风貌区的气质,才有价值。”

  让产业有魂

  文化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竞争力,然而,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却不容易,文化产业有“魂”才能持久发展。

  这两年,徐汇文创产业总产出迅速增长,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文化产业驶上了“快车道”,实现从“文化产业化”到“产业有文化”的转型。

  如何办到的?鲍炳章有三个“绝招”。

  第一个,是“树品牌”。

  徐汇可圈可点的品牌实在是太多了,近几年最引人关注的应该是“西岸”文化品牌了。

  鲍炳章曾多次强调,要开发好徐汇滨江这块“最宝贵的大衣料”,让中外文化在“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交相辉映。

  西岸建设始于2012年,最早落子滨江岸线的是龙美术馆和余德耀美术馆,随后梦中心、艺术品中心等项目相继敲定。根据规划,明年起,六大剧院8000个座位将在西岸相继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前,西岸传媒港将正式启用。

  第二个,是“融文商”。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徐家汇。

  徐家汇商场众多,似乎与“有文化”几乎毫不沾边,可这两年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通过景观重塑、商业模式再造和空间品质提升等方式,打造商业、商务、文化交融汇聚,把文旅、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汇于一体,重塑了徐家汇的核心价值。

  比如,专业数码商场百脑汇引入电脑医院、电子竞技馆、亲子智能玩具空间和“一品一店”的运营模式,使科技消费也具有人文体验的“温度”,与一墙之隔的美罗城“上剧场”相呼应,为徐家汇商旅文融合转型智慧商圈创造新亮点。

  第三个,是“造IP”。

  要开发“百年徐汇”IP内容,是个庞大又细致的工程,涵盖电影、音乐、建筑、工美、戏剧、教育、气象、宗教等方方面面,可以挖掘的商业价值很多,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

  鲍炳章认为,这个需要有步骤地来推进,先要深化“海派文化发源地”研究,形成一系列的纪念铭牌、标识系统、品牌形象;接下来是要开展“百年徐汇”的故事创作,与国内著名网络文学平台、作家协会和文学团体等合作,每年确定3-5个基本主题,吸引各层次的专业和业余作者创作与“百年徐汇”相关的故事IP、推动创作成果的投资开发,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发成为文化商品和文化衍生品。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只有真正具有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的文化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徐汇要加大力度打造深层次的文化体验,让城区有温度、富有人文气息,让市民有幸福感、获得感,为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鲍炳章说。

责任编辑: 张慧磊

(来源: 新华网)


相关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