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石全,号石泉,斋署半桶水堂。
1959己亥年生於广州,籍贯广东开平人氏。
2011年5月15号在广东画院举办首次山水画作个展。
早年入读广东省青年书法培训班,羊城艺术学校山水班,后师从名家卢子枢得意门生苏森陶、禤欣。饱读诗书,深刻体悟经典,坚持传统文化,在艺术追求上精益求精。愿良师益友互勉!

近年观部分中国画展给读者们缺少了中华民族本应具有的恢弘庄严,雄强正大,静穆雍和之胸襟气度,和艺术家含茹渊默识见广博。修持自素的自然溢于毫端的文釆风韵。感觉中国文化之命脉在当今美术领域好像缺少点什么似的。在多元美术状态烘托了个性精神张扬的热吵热闹,而忽略了文化教养气静神和,少了一些中和的方正。
读石全画作正是补充,雅退之后独善其身之静气,而不追擬描状意思,作品中有不少随意性。看似漫无标准,若无组织,又是一团和气,浑然成章,所谓和而不同,不在刻意标新,而在浑身却是解数。如画题有:失於自然而后神,失於神而后妙,失於妙而后精,精之为病,而后成谨细。记游作品有着悠然闲适、漫尔吟哦,随意吞吐,真是养气习静。承传了中国私塾式的老路,尤其对文化精神承传,教养与自身的修持含茹,既不苟时样,亦不刻意标新。




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水,淡墨以焦墨破之,浓墨以淡墨破之,湿墨以干墨破之,干墨以湿墨破之。




笔法破墨:山石的皴法,直笔皴和横笔皴渗破,淡湿皴与浓干皴渗破,皴用擦来渗破,擦用皴来渗破等等别有妙趣。点苔也是这样,浓苔以淡苔点破,干苔以湿苔点破。还有线破点,点破线,再与其他技法如泼墨、积墨、点苔、皴法等配合运用,形成浓淡交融、干湿点皴混杂的效果,从而得到浑厚、滋润、苍茫兼有的审美感受,笔墨趣味尽情地在破的技巧上发挥出来。









宿墨笔意:以宿墨画树水,以宿墨画花草,以宿墨画田园,甚至以宿墨画罗汉钟馗、画美女人体……运用宿墨笔法时,并不拘泥拘泥于单一,而是力求墨迹枯涩丰润兼济,虽然只用纯水墨,却能使画面层次丰富意境悠然。偶尔施以一些淡淡的色彩,更显墨色的古厚与苍润。













胡石全老师的山水画没有漂亮的色彩,没有精巧、秀丽、典雅飘逸等种种趣味,多是一种莫可名状的混混沌沌的笔墨,然而却又有一股发自峰峦荫翳,林木蓊郁的鲜活之气,蓬蓬勃勃,苍苍郁郁,令人神怡。其大体章法格局仍沿用了明清以来的传统山水和黄宾虹画图式,但深入地看,他不拘泥古法,唯有用笔之草率姿肆,点画之松灵动蹊跷之中。实乃深得黄宾虹“五笔七墨”之法(真谛)也。他的粗头乱服、行草书般的笔墨,酣畅淋漓,老笔纷披,随意轻松的浓淡铺陈。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表达了一种形而上的高远意趣。















文章来源:书圣斋文化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