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卫生健康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结果公开
开平市卫生健康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规划、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1-02-20 11:51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开平市卫生健康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规划、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十三五”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重要论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考察广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江门市、市决策部署,在提升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应急能力、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现将“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十三五”主要工作成效

(一)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市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6间,其中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25间,包括综合医院3间、中医医院1间、专科医院3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间、镇级卫生院12间;民营医院2间。全市各类医疗机构拥有编制床位3546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4.76张;卫生人员总数3677人,执业(助理)医师1383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86人;执业护士216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9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3人,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7人。共有注册乡村医生176人(含到龄返聘人员)。

(二)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卫生健康体系硬件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到县级医院医疗能力救治、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等中央补助项目,在全市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救治服务新体系。卫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全面完成迁建工程建设项目,市中心医院张襯大楼、水口医院“医联体”建设项目、长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马冈卫生院公卫楼均已验收并投入使用,市中心医院妇产儿科大楼及妇幼保健计生中心大楼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各级财政共投入2414.02万元用于改善村卫生站设施条件,目前已完成124间村卫生站的规范化建设,极大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环境。

(三)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我市作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制订并出台了《关于印发开平市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市第二人民医院、马冈镇卫生院、水口医院三个医联体分院建设成我市三个“医疗次中心”。推行远程影像诊断网络建设,通过搭建远程影像诊断网络平台,实现患者影像诊断信息的互联互通,患者可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远程影像诊断服务,有效提高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市中心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医院逐步发挥带头作用,派出专家向各分院开展带教查房、会诊等工作。

(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重大疾病防治和卫生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完善了结核病归口管治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动态管理机制,成功启动第四轮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创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强化哨点医院的前沿监测作用,加强对突发急性重点传染病和新发急性传染病以及未知疾病监测。免疫规划接种率维持在高水平,有效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积极处置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得到了全面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有诊疗需求的贫困人口和慢病等重点人群应签尽签,落实履约服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乡卫生环境显著改善。2019年度成功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工作,5年间共创建省市卫生镇5个(省级3个、市级2个)、省市卫生村810条(省级314条、市级496条)。

(五)中医药健康事业快速发展。我市中医院新院已投入使用,并增设血液透析室,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14间基层医疗机构均开设中医馆,对外开展中医药服务。当前,我市拥有广东省中医特色专科3个;江门市中医重点专科2个;江门名中医5人。开展中医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共为基层定向培养中医专业学生5名。

(六)卫生健康综合监管不断强化。严格规范医疗救治操作规程,建立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机制,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我局受理并处理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均得到及时回复和处理,未因此发生重大群众上访事件。全面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问题,以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和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行动,推进以案促管,规范市场秩序管理,“十三五”以来,出动执法车辆5258车次,卫生监督员15893人次,检查辖区内各类场所共7140间次,作出行政处罚的案件共498宗,执行行政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共161.88万元,有效规范了医疗卫生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七)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到位。积极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面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和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近两年来,共有12409人参加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筛查;完成妇女两癌筛查11597人。同时严格落实计生奖励政策,“十三五”期间共投入约1.17亿元计划生育奖励金,实现计生奖励政策人群覆盖率和资金发放率100%。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一)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按“一个强化六个坚持”和“十个不打折扣”的要求,认真落实防控措施,规范诊疗服务,把握关键,抓实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加强重点人群管控。落实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对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人员适时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截至目前,累计核酸检测157229人。二是加强重点环节管控。从严抓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规范设置和改造,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预检分诊制,强化院感防控,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三是抽调医护员赴重点地区支援。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发动相关医疗机构选调4名医护人员赴湖北抗疫并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平安归来,其中温嘉强同志因表现突出,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此外,还抽调2名防疫人员到香港支援疫情防控工作,10名医务人员到广州白云机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充分展现了开平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

(二)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我市组建一个以开平市中心医院牵头,其他市直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为成员单位的县域医共体。由总院牵头,在医共体成员单位中开展区域协同救治项目,推动基层医院对未能及时进行手术的心梗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进一步了完善开平市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目前,已举行医共体揭牌授牌仪式,并制定医共体章程,印发给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坚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着力提质增效,筑好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通过加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不断强化疫情处理,大力做好重大疾病和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我市重大疾病和登革热、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防控有效,禽流感、艾滋病等重点疫情控制在低水平,全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5%以上。2020年,本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我市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面访率84.08%,管理率93.82%,服药率86.27%,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率83.71%;全市共管理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50019份,建档率达到90.86%,落实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74元的目标。二是强化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现象,我市制定并印发了《开平市新冠肺炎本地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等,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可能会引发出现的情况,同时通过在市直医院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有效提高我市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反应能力、医疗诊治效率及水平。

(四)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切实解决基层卫生队伍人才严重短缺、技术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多措并举引流人才、精准施策稳定队伍。一是订单定向培养卫生人才。今年成功签约35名定向培养本科医学生已全部进入院校培养,并将于2024年或2025年到规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至少6年。二是公开招聘卫技人才。加强医学人才常规招录,我市卫生健康系统面向社会招聘245名医务人员,逐步解决医务人才队伍薄弱问题。三是持续加强人才引进加快引进医学专业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确定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招录硕研人才5人。四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组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业务骨干分期分批到上级进修培训,积极引进上级医师到基层服务530人,组织基层医师接受上级培训260人。做好2017级定向培养乡村医学生的实习安排,100%完成省下达我市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任务。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工作,引导和鼓励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

(五)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市中心医院妇产儿科大楼及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大楼建设项目确保年底前可办理竣工验收,目前两个项目均已基本完成室内装修。

(六)创建工作举措有力有效。积极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市,建成机关、医院、学校、企业村(居)、家庭等健康促进场所533个,已按照各项评价指标开展健康细胞整治,迎接2020年省级评估考核。做好省卫生城市复审的后续性工作,常态化开展健康教育,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做好城区及城乡接合部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农贸市场卫生管理。强化控烟成果,加强市直无烟机关创建工作。

三、“十四五”规划

(一)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全面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体系。聚焦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领域,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一是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提升病原学监测及突发应急检测能力。二是提升医院救治能力。市级公立医院发挥主要作用,加强发热门诊、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可转换病区建设。统筹镇级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筑牢疫情医疗救治和防控网底,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疫情医疗救治网络。三是加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重点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按照国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置标准,加大设备资金投入,逐步补齐仪器设备短板。

(二)把医共体作为分级诊疗和整合服务的载体和抓手,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滤网”作用,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留在基层就诊,真正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二是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国家试点县,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自主权和“六统一”管理,协调推进人事薪酬、药品供应、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改革措施,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三是切实做好用药保障。加强重大疾病基本用药临床综合评价,推进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三)重点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能力均衡、功能完善、普遍可及的基层医疗体系。一是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开展健康驿站、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优化院内服务流程,完善诊前、诊疗、诊后服务内容,开展诊间随访、诊间健教、诊间签约,探索建立以医防融合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二是聚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各级医院全面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包括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完善远程医疗制度、推动结果互认制度、推进区域就诊“一卡通”、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推广多学科诊疗服务、丰富日间医疗服务内涵、优化急诊急救服务、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质量等措施,着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四)促进重点人群健康,大力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一是提高妇幼健康水平。规范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网络,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强化基层卫生院妇幼保健能力,增强孕产期检查、产后访视的质量水平。着力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发展。二是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优化就医流程,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便利服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推进医养结合。三是大力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全面提升精神专科医院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四是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适度生育水平,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奖扶政策。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五)加快卫生人力发展,优先补充短缺人才。卫生人才是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为目标,坚持增加卫生人才数量和提高质量并重,千方百计引才育才留才。一是靶向引才。坚持精准引才、分类施策理念,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围绕专科建设,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并举,聚焦实用型人才。二是整体育才。积极扩大医学生定向培养规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定向培养基层医学人才。推进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三是聚力留才。深化医师薪酬制度改革和基层卫生机构职称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卫生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医疗卫生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

(六)提升中医药建设水平,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一是提升中医药建设水平,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升华,打造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发展中医特色养生保健康复服务。二是建立健全的中医药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明确中医药管理职能承担单位,合理配置人员力量。

(七)完善开平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是同步对接省级健康信息平台。按照“省级平台与市级虚拟平台一体建设一体部署、共用系统省建统用、平台建设与数据采集同步进行”原则,结合“数字政府”建设,配合统筹建设江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待省级平台建成后,配合将有关功能、数据与省级平台对接。二是强化信息化支撑。切实做好开平市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全面上线工作,推动以便民惠民、智慧医疗和综合监管为目标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

四、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高站位建设健康开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疫情处置能力。抓好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和法定传染病监测工作。巩固卫生城市建设成果,高水平建设健康村镇。加强健康细胞建设指导,迎接省级健康促进城市评估考核。强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力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标准。

(二)高质量深化综合医改。完善医共体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自主权和“六统一”管理。完善医共体精准衔接机制,打造“双下沉、两提升”升级版。协调推进人事薪酬、药品供应、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改革措施。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公立医院综合监管,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引导和支持医疗机构运用智慧医疗手段,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延伸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触角,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抓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

(三)高水平打造品牌服务。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力度,着重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专业学科带头人。加强特色专科培育,推进专病中心建设。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途径,推动“医防融合”,逐步提升基层就诊率。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扎实开展“两癌”筛查,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四)高标准谋划发展路径。盯紧时间节点,质效并举推进卫生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和预警机制建设,狠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推动卒中、胸痛、创伤等中心与院前急救职能融合,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开平市卫生健康局

2020年12月18日


相关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