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平市卫生健康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及市委“基层基础年”任务要求,锚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目标,扎实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一是深化思想武装。开平市卫生健康局始终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依托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集中学习,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持续系统学思践悟,不断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政治根基。全年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专题研讨4次,推动“两个维护”在卫生健康领域法治建设中落地生根、见行见效。二是压实第一责任。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明确班子成员法治建设“一岗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相关工作,构建“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抓细、股室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健全制度保障。聘请广东风采新纪元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对重大决策、重要涉法事项开展合法性审查,严把法律关口;动态更新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在局官网公示权责清单、执法资格等关键信息,规范“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公示。 (二)深化职能转变,优化法治服务供给。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牵头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多部门联动办理,全面推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截至10月31日,办理卫生许可证审批418宗,受理各类业务1507宗(其中公共场所卫生408宗、医疗卫生1039宗),办结率100%;接受群众咨询1677人次,政务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涉企执法“综合查一次”模式,依托企业信用分类管理,降低优良信用企业检查频次,全年开展联合检查22次,未发生多头重复检查情况。严格执行“亮码入企”制度,检查前主动告知企业事项,杜绝“任性执法”,助力“廉润五邑・亲清护企”专项行动。 (三)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法治监管效能。一是健全执法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与线索移送机制,针对医疗机构管理、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22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仪使用率100%,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率100%。二是强化执法监督。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共审查案卷28宗,推动执法行为规范透明。三是推进数字化执法。组织执法人员培训“粤执法”平台应用,实现案件录入、流程审批等线上办理,初步构建智能化监管格局。 (四)深化普法教育,营造法治浓厚氛围。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世界艾滋病日”等重点节点,组织普法队伍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宣传活动,摆放宣传展架、派发宣传资料,宣讲《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二是强化队伍普法。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全员开展线上学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100%;组织中层干部旁听庭审1场,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五)健全化解机制,筑牢法治维稳防线。一是规范纠纷处置。将医疗纠纷预防融入执法监督,检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610家次,下发整改意见书403份;畅通电话、网上信访渠道,受理投诉举报56件,办结率100%,全年无大规模集体上访。二是优化行政应诉。严格执行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规范应诉流程,全年无行政应诉案件;落实败诉案件分析整改机制,推动执法行为持续规范。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法治意识与专业能力不均衡。部分基层执法人员程序意识薄弱,行政处罚案卷存在文书填写不规范问题;少数干部将法治工作等同于“附加任务”,运用法治思维破解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深层原因在于法治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多以“读文件、讲法条”为主,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实操性培训占比不足,导致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二)法治宣传存在“覆盖温差”。普法活动集中在城区及大型企业为主;针对老年人、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宣传形式单一,未能充分契合其认知习惯。核心原因是资源投入向“易组织、见效快”区域倾斜,对基层宣传的人力、经费保障不足,缺乏精准化传播策略。 (三)法治与业务融合深度不足。法治措施未完全嵌入业务流程,存在“重执法、轻普法”“重审批、轻监管”现象。根源在于未建立法治与业务协同考核机制,法治成效未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导致法治与业务融合缺乏有效动力。 (四)监督机制与数字化建设滞后。执法监督仍以事后案卷评查为主,事前风险预警、事中动态监控手段缺失;“粤执法”平台仅用于开展部分行政检查工作、案件录入,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功能未充分激活。主要原因是数字化建设经费不足,监督人员专业能力难以匹配智能化监管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提升法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执法人员开展“案例教学+实战演练”培训,重点强化程序规范。 (二)深化法治与业务融合机制,建立“业务决策法治前置”制度,在重大业务部署前必须开展法治评估,将法律顾问意见作为必经环节。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组织专题培训、讲座和考试,确保干部职工对法律法规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四)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通过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进一步优化执法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执法质量和水平,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六)收官“十四五”法治任务,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开展自查自纠,补齐短板弱项;谋划“十五五”法治建设思路,重点聚焦数字化监管、涉企法治服务等领域,夯实卫生健康法治根基。 开平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1月18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