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减少强降雨、大风及次生灾害风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市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进入战备状态,启动台风防御应急响应机制,市应急救援大队9月21日起,全员进入“战时状态”,实行24小时全员在岗备勤,以“随时待命、闻险即动”为标准,确保接到险情指令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出动,坚决守住台风防御第一道防线。 台风来临前,大队组织技术员对所有防汛抢险物资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针对橡皮艇、救生衣、救生圈等直接关乎生命安全的救援装备,以及油锯、应急照明灯、应急通讯设备等核心工具,逐一进行测试、检修与保养,确保每件装备性能稳定、随时可用;同时核对物资储备数量,对短缺物资及时补充。9月22日上午,为筑牢基层台风防御基础,大队抽调骨干力量前往三埠、长沙街道,为基层救援队伍开展防汛装备专项培训。通过现场展示油锯、橡皮艇等关键装备,结合详细讲解与实操示范,以“帮传带”模式切实提升基层队伍抗台风实战能力。 9月23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机动队伍临时紧急增派韶关驻防分队50人到我市,加上在赤水机场驻防的江门驻防分队共增援110人,其中安排20人驻防新昌岛,50人驻守人武部,40人驻守赤水机场,协助开展群众转移、路障清理等防台核心工作。24日凌晨,长沙街道梁金山1.5万平方米垃圾场存在雨水冲刷引发塌方及污染的双重风险,市应急管理局立即联合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机动队伍50名指战员,携带发电机、照明灯等装备冒雨赶赴现场开展处置。面对场地凹凸难行、气味刺鼻及中途风雨加剧的复杂环境,全体人员连续奋战,通过铺盖布、装沙袋、搬运压实加固等作业,于凌晨4时圆满完成任务,成功化解污染风险。 在力量部署上,市应急救援大队根据市三防指挥部安排,结合气象部门台风路径预测,以及各镇(街)地理环境、低洼地段、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组建8支应急分队。各分队携带橡皮艇、油锯、救生衣、救生圈等防汛装备,在三埠街道、长沙街道、水口镇等台风影响高风险区域开展靠前驻防,实时跟踪台风动态、排查周边风险。9月24日,累计承接险情紧急任务15次,出动90人次,清理倒伏树木120棵,疏通道路12条。 在本次“桦加沙”台风应对过程中,各级应急救援队伍持续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落实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台风“桦加沙”引发的次生灾害影响,用专业守护平安,以担当践行使命,坚决打赢台风防御攻坚战,守住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