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为吃劲的关键阶段。9月27日,水口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突破传统的培训会,与会人员从“坐着听”变成了“站着学”,旨在进一步加深基层工作人员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认识,增强风险识别和隐患清零的实操能力,提升全辖区防蚊灭蚊的工作水平,为更加全面、深入、科学、精准落实各项蚊媒传染病防控措施奠定坚实基础。
开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伍德斌,水口镇党委书记司徒锦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万程出席会议并讲话,镇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各驻村工作组组长参加会议。
会议凝聚思想共识,压实防控责任
伍德斌强调,要深刻认清当前防疫形势的极端严峻性和紧迫性,坚决把防疫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实抓牢,严格按照省、江门市、开平市有关部署要求,切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严的工作作风、更实的有力举措,千方百计做好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国庆前蚊媒指数达到理想目标,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司徒锦泉指出,蚊媒传染病防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容不得丝毫松懈。各部门、村(社区)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第一要务,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争分夺秒、众志成城做好防蚊灭蚊、环境整治、宣传发动等工作,全力以赴打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攻坚战。
胡万程要求,全域全员全时段紧起来、动起来、严起来,明确“清积水、灭蚊虫、优环境、保健康”的核心防控策略,落实“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工作机制,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筑牢群众健康安全坚实屏障。
培训内容干货十足,增强实操能力
培训会特别邀请了市疾控中心专家现场授课,通过照片展示、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对辖区部分区域孳生地清理不彻底、重点场所消杀不到位、灭蚊器械使用方法不规范等前期工作中暴露的问题短板进行全面复盘,逐个研究分析,给出方法建议,并围绕实际情况,重点讲解了超低容量喷雾器、热烟雾机、常量喷雾器的特点优势和使用技巧,以及蚊媒孳生地识别和清理、“1335防控措施”贯彻落实等方面内容,贴合基层工作,针对性强,实操性足。
培训过程中,参会人员积极互动交流,结合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提出疑问,专家逐一细致解答。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有效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进一步掌握了基孔肯雅热防控的关键要点,接下来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扎实的作风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活学活用提升效能,筑牢安全屏障
“大家再仔细检查一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积水容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饭盆、一个瓶盖,也要把水倒干净!”
为迅速检验学习成效,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防控能力,当天下午,水口镇开展主题为“拔钉子、灭蚊子”的全域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全镇上下深入村居一线,重点对居民家中的花盆托盘、水培植物、废弃轮胎、闲置容器等易积水容器和塑料布褶皱处、竹竿树洞凹陷处等“隐蔽的角落”,以及闲置房地、背街冷巷、竹林树头等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巩固拓展前期防控成果,为辖区群众健康筑牢坚实“防护屏障”。
行动中,干部们分成若干个工作组,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逐户上门排查。在户外,大家携带工具对竹林竹头进行泥沙填盖,对废弃轮胎、水桶等进行集中清运;在户内,耐心指导村民清理厕所水桶积水,提醒富贵竹等水养植物定期换水,协助清理长期存放的存储水,并向村民普及“积水倒在有阳光照射处或冲至洗手间”的科学处理方法。对于无人居住的房屋、废弃院落等重点区域,工作组采取“地毯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
“以前总觉得家里的空饭盆、空瓶子,还有院子里的竹头没什么,没想到会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多亏了干部们上门提醒,还帮我们一起清理。”村民李阿姨说道。
此次专项行动覆盖全镇31个村(社区),清理各类积水容器1000余个,有效降低了蚊媒滋生风险,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水口镇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蚊虫滋生地常态化清理、入户排查等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