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水口镇各学校始终把师生健康安全放在首位,紧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要求,以“清洁先行、防疫为要、家校社联动”为核心,聚焦环境整治、成蚊消杀、健康监测、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发力,织密校园健康防护网,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教育力量。
全员攻坚,源头消除蚊虫滋生隐患
连日来,水口镇各学校积极响应号召,火速动员集结,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教学楼的走廊窗台到操场的角落缝隙,从食堂的操作间到宿舍的卫生间,从学校大院内的环境卫生到校门周边的学生上下学集中区域,党员教师带头冲锋,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分工协作,重点清理绿化带、排水沟、垃圾桶周边、墙角缝隙等易滋生蚊虫点位,并升级防护设施,为校园下水道加装防蚊网,在下水道口布设防疫药包,修剪过高草坪以改善通风,从源头上阻断病媒生物滋生传播路径。
针对近期台风频发、雨水较多的情况,各校注重排查校园内易积水的区域,如花盆托盘、排水沟、废弃容器等,及时清理积水,避免蚊虫繁殖。同时,对校园内的沟渠、下水道进行疏通,确保排水畅通,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根据市统一灭蚊行动要求,各学校教职员工放弃休假,毅然投身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与属地支援的双线战场,在防疫一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五清五倒”行动和防疫宣传工作,为居民群众筑起一道健康安全的防护墙。
在后溪村委会、永安村委会和泮南村委会,二中教职工志愿服务队迅速融入村庄防控工作中,分别进行信息登记、入户宣传、整理台账、清理杂物等工作,把温情与净土留给了村民。沙冈中学志愿者团队清理东乐新村卫生死角,清运堆积杂物;沙冈小学自强分教点教师顶着闷热天气,持续清理积水容器并喷洒药剂,汗水浸透衣衫仍不停歇;泮村小学、水口镇第一小学志愿者分工协作,重点排查村民房前屋后的废弃瓶罐,宣传科普同步推进。致和小学“宣讲小分队”向村民派发宣传单,详解“发热、头痛”等症状及就医要点;红花小学教师走访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家庭,手把手教老人使用驱蚊用品;龙塘小学志愿者还向村民示范“倒置容器防积水”技巧,将“无蚊则无病”理念融入实操。让“清积水、防叮咬、早就诊”理念深入人心。
行动中,党员干部与教师志愿者率先垂范,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高温下汗水浸透衣衫仍坚守岗位。志愿者们的行动不仅有效降低了蚊媒密度,更搭建起学校与社区协同防控的桥梁,赢得了当地政府与群众的一致好评。
科学防控,全面消杀织密健康防线
在环境清理基础上,水口镇各校严格对标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构建起“消杀+监测+防护”三维防控体系。消杀环节,各校精准发力,创新采用“悬药灭蚊法”,对绿化带、下水道集中喷杀,确保蚊虫无处遁形。利用节日假期时间,投放倍磷硫杀虫颗粒、点燃蚊片,对教室、睡室、下水道等重点区域专业消毒。安排专人采用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处理等技术,对食堂、卫生间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面消杀,反复作业,有效降低蚊虫密度。
同时,各学校均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登记师生体温,跟踪因病缺勤情况;严格执行“逢热必检、逢疑必检”,一旦发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立即提醒就医并跟踪情况。
家校协力,小手拉大手扩防控半径
为扩大防控覆盖面,水口镇各校以“家校社协同”为抓手,推动防疫知识走进家庭、融入社区。各校通过班级群、学校公众号推送灭蚊常识视频,详细指导家长清理居家积水、检查花盆托盘,呼吁家庭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居家防蚊措施,形成“家校携手、共防疾病”的良好氛围。
龙塘小学引导学生化身“健康小卫士”,将校园学到的防蚊知识转化为家庭行动,向家长讲解积水危害;泮村小学鼓励学生分享家庭防疫照片,在班级群展示“翻盆倒罐”成果,带动更多家庭参与清洁。自强分教点、第三小学发起“家校防疫互动”,前者通过班级群发布防蚊指南,后者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家庭防蚊检查表”;第一小学、大福分教点、一小分教点在家长群推送居家防蚊小贴士,同步转发《致全市师生及家长的倡议书》,提醒家庭做好纱门纱窗维护、使用驱蚊剂;红花小学利用放学时段在校门口播放防疫宣传音频,内容同步推送至家长群,实现“校园宣传+家庭延伸”无缝衔接。
为有效筑牢校园及家庭防控屏障,根据上级部署,水口镇各校组织开展国庆、中秋假期大家访活动,将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带进千家万户。家访期间,老师们详细了解学生居家学习和生活情况,重点宣传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发放防疫物资和宣传单张,细致讲解防蚊灭蚊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手把手指导家长和学生如何检查和清除蚊虫孳生环境,做好防蚊灭蚊“七天七招”+“1130行动”, 用爱心守护学生健康,让这个假期的防疫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督导赋能,压实责任倒逼工作落细
水口镇中心学校建立健全常态化巡查机制,成立专项检查组开展督导检查,实地查看师生宿舍、天台阳台、喷泉水池、绿化带等关键区域,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相关学校立行立改,并要求各校通过“清死角、除积水、灭蚊虫”等举措,进一步细化工作,巩固抗灾防疫成果,为师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