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搜索
今天是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欢迎进入水口镇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水口镇人民政府 > 新闻动态 > 水口动态
开平市水口镇:“大小喇叭”齐上阵,防疫宣传“零距离”
发布日期:2025-10-07 14:54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目前无特效药可治”“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在于防蚊灭蚊”“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行走在水口的大街小巷、社区村落、商超店铺、田间地头,随处可听到“大小喇叭”不断地提醒居民群众做好防蚊灭蚊和环境卫生工作,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近期,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水口镇秉持“群众在哪里,疫情防控宣传就覆盖普及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创新打造“固定大喇叭+移动小喇叭+流动宣传车”立体化宣传矩阵,以多渠道、抓重点、广覆盖、接地气的声波宣传,全方位传播疫情防控“最强音”,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普及相关疫情防控知识,科学有序推进防疫社会宣传工作,进一步筑牢全民防疫思想防线,营造了“群防群控、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应急大喇叭,响起防控好声音“还有‘1130’工作法,上落(下)班1分钟清积水,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每日3分钟排查孳生地,积极建设“0(无)蚊场所,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打造一个舒适无蚊的健康家园!”

每天早上8时30分,水口镇党群服务中心、31个村(社区)及其下属村组的应急广播大喇叭准时响起,循环播放防疫宣传音频,构建起覆盖广、频次高的固定宣传网络,确保群众能反复收听、加深记忆。

播报内容紧扣“清积水、灭蚊虫、保健康”核心主题,不仅详细讲解基孔肯雅热发热、关节痛等典型症状,还将防疫音频转化为多个语言版本,适应本地居民语言习惯,让防疫宣传工作更接地气。如在新市社区、后溪村、唐联村等外来人口密集区域,广泛使用粤语、国语播报,消除语言障碍;在海燕村、联竹村等老人家居多的村庄,以乡音土语传递防疫知识,亲切又用心,既能扩大宣传效果,又使防疫宣传好声音传入大街小巷、飞进千家万户。

水口镇第一小学大福分教点录制水口话版本疫情防控宣传音频,并利用校门外大喇叭播放,筑牢家社校联防联控屏障。

便携小喇叭,健康守护千万家

为破解流动人群宣传难题,水口镇统筹资源,依托辖区各药店、商超、农贸市场等防疫哨点和人员密集场所,紧急采购投放了70多个便携式移动小喇叭,配备防疫宣传普通话、粤语、开平话版的音频,实现不间断的循环播放,把健康知识第一时间传递给广大群众,真正做到防疫宣传入脑入心。

在大福市场,投放的移动小喇叭循环播放预防基孔肯雅热、防蚊灭蚊知识等音频,让每一位到市场买菜的群众都能清晰地接收到防疫相关信息,宣传效果大幅提升。同时,各村(社区)启用装载高音小喇叭的流动宣传车辆,组成“移动宣传队”,沿着村道、社区街巷巡回宣传;在寺前村,流动宣传车还会特意绕至工厂厂房、田间地头,提醒工人和田间劳作的农民注意防蚊虫叮咬,让大家在劳作间隙也能学习防疫知识,实现生产防疫“两不误”。

“以前总觉得蚊虫叮咬不是大事,现在大喇叭天天讲,宣传车来回跑,小喇叭处处响,现在来药店买药,去市场买菜都能听到,才知道清积水能防大病,现在都注意每天倾倒家中的积水。”前来药店买药的张姨的话,道出了群众防疫意识的转变。

这种“固定+流动”的声波宣传模式,与线上微信公众号推送、线下入户宣讲形成互补,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控宣传体系,有力带动起全镇12万居民群众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的信心更加坚定。

下一步,水口镇将根据基孔肯雅热防控形势变化,持续优化宣传方式方法,让防疫“强音”直抵人心,汇聚起全民参与、共筑防线的强大合力。


相关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