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关注我们: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月山镇人民政府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月山镇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1-04 11:55
来源:本网
打印
【字体:

回望2021年,月山镇保持“进”的态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江门市委“1+1+5”工作举措,持续深化开平市委“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工作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一事续着一事、一事促成一事的姿态奋楫笃行,奋力谱写月山镇精彩答卷。

一、锐意进取,交出了一份“党建强”的绚丽答卷

用“头雁之姿”筑牢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强教育,提素质,抓特色等三方面凝聚强大战斗合力,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学习方面,积极汲取百年党史力量,持续开展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党委“第一议题”制度,成功落实政治要件闭环21项,镇党委书记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9次,召开专题学习研讨15次。深挖红色资源,成功举办“两梁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月山商会杯”《新时代的月山》纪实摄影大赛、月山镇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等一大批喜闻乐见的党史学习教育大型宣传活动。牢记“国之大者”,秉承“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现特色”的理念,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目前已保质保量完成圩镇亮化品质工程、 “四点半”公益课堂、支持教育事业建设中心小学临时停车场、修缮博健小学教学楼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首创“我为企业办实事”专题活动,把便企、利企、惠企的实际行动作为贯彻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持续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职责,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工作,并撰写调研报告,调研内容涵盖治水提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公共文化、圩镇提质扩容等方面,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指南。

提素质方面,以学促干,推动“改文风、转作风、树新风”落到实处,邀请革命前辈梁嘉后人、市直部门优秀老师专题授课,举行“贯彻党代会精神”主题征文比赛,举办公文写作培训、两委干部培训班等一系列工作培训,提升基层干部思想素质,至此同时,以“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为载体,推进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完成镇级、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实现20个村(社区)书记、主任100%一肩挑,队伍素质“一降一升”(年龄下降10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55%)。今年以来,全镇共有2名同志获得江门市优秀党员荣誉称号;5名同志被评为开平市优秀共产党员;派驻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受开平市通报表扬;1名警员获“个人三等功”;1名年轻干部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开平市月山镇委员会等6个党组织获得开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抓特色方面,着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点,擦亮“红色文化名片”,讲好月山故事。比如,今年成功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亮点“两梁故居”、中医药传承基地“邓铁涛故居”等一大批红色名人故居,以名人效应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并持续深化整合万隆客栈、水井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两梁故居、万隆客栈全年接待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12场次。

二、勇毅实干,交出了一份“经济优”的丰厚答卷

以产业兴城,工业立镇为奋发方向,对标最优主动作为,按照既定目标实现均衡入户,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释放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一是经济指标增速亮眼。截至11月,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273.88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4.64%,预计超额完成2021年约100万元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预计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值等均出现正向增长。

二是招商动能蹄疾步稳。通过主动走出去,高水平抓好产业链择商选资,瞄准新材料、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等方向开展招商,针对性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类优质项目。产业招商方面,书记、镇长多次亲自带队到深圳、东莞、佛山、广州、南海等地开展亲情招商,将月山镇资源优势进行精准推介,成功引入两个优质项目,投资总额高达4.9亿,分别是广东凯米瑞特肥科技有限公司和开平市华贯木业有限公司项目。另有6家意向项目洽谈中,投资总额近4.7亿元。重点项目推进方面,江门市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3个月山镇的项目顺利如期推进,江门市长荣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已试产,广东嘉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和广东虹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将于2022年上半年投产。盘活资源方面,投资1.2亿元的开平市衡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63亿的开平市艺琪卫浴有限公司等项目厂区主体建设如火如荼。

三、笃行不怠,交出了一份“环境美”的亮丽答卷

一是人居环境日新月异聚焦镇村共融,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努力把各项工作往前赶,向前推,对标创文巩卫标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持续三年投入1161万持续深化镇村垃圾外包工程,将基础建设与村民日常生活的软硬件联动起来,使移步易景成为镇村“标配”。全年共清理村巷道乱堆放杂物、垃圾近4000宗;清理沟渠池塘近650宗;高标打造农村四小园20个,新建(含改造)农村公厕14家;其中金居村打造成为全镇样板村。圩镇品质提档升级,部门联动执法规范占道经营,对水四市场周边、月山圩乱摆乱卖进行专项整治,打造“农副产品自产自销区”,开展圩镇灯饰亮化工程,美丽宜居月山建设开启了“美颜模式”,村美民富新格局实现了精彩蝶变。

二是生态环境日趋向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志持续攻坚生态环保阵地战,围绕“新桥水”、“丽洞水”等综合水质治理,知弱而图强,将清漂整治工作常态化,布置河道生态浮岛,加装河道曝气增氧等工程,实现生态修复,全年各级河长利用“智慧河长”巡河累计达2518次,清理漂浮物3610.5吨,河道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特别新桥水,全年平均水质为IV类,河道水质稳定达标。依托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开展自查自纠,依法取缔一批“小散乱”企业及清除一批环保黑点,深化涉VOCs排放治理,拓普电子厂完成“一企一策”综合整治任务,高速公路梁金山服务区中石化南、北加油站完成了VOCs深度治理任务。

三是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全面推行领导班子驻点“直联”企业制度,镇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定期到驻点企业进行走访,听取企业意见,解决企业需求,建立问题台账清单,并对台账进行动态更新,实行销号制度。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将相关事项纳入“侨都之窗”自助机,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全年办理业务19001件,业务办结率达100%。与此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至村(社区)服务工作站。

四、共享普惠,交出了一份“民生好”的殷实答卷

以胸怀“国之大者”,办好为民小事的气魄持续聚焦惠民实事,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

一是保稳定。集中精力排查化解影响稳定的突出风险隐患,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依托信访超市、村(社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点、信访驿站等综合服务体系回应群众诉求,共受理群众信访案件30宗(其中上级交办12宗),办结29宗,办结率97%;12345市政府服务热线242宗,办结232宗,办结率96%,预计年底办结率达到100%。成功调处矛盾纠纷案件15宗,涉案金额高达69万元;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宣传海报共4000余份,受教育群众3300余人,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二是守平安。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今年以来,共出动联合执法人员检查各类场所91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742余处,特别是对三小场所、三合一场所进行了重点排查,以查促改。持续加大应急装备投入,先后购置消防器材装备、森林防灭火装备,并成功创建防灾减灾救灾“十个有”建设全覆盖,天湖村委会荣获2020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统筹疫情防控精准防治,强化(村)社区“三人小组”管理,成功开展大规模人员核酸筛查演练,截至目前,全年落实入境旅客居家隔离14人,完成第一针疫苗的接种有34981人,完成第二针疫苗的接种的有31605人,加强第三针1395人,为4.56万居民构筑坚固疫情防线。以守护群众的“钱袋子”为目标全力推进反诈安装工作,100%完成“国家反诈中心APP”任务,“邑安”注册人数每日递增,通过反诈指示、电诈案件预警、电诈案件情况通报等200多条,有效遏制案件高发态势。

三是惠民生。扎实推进十项民生实事,结合镇中心工作,积极举办各类文体艺术活动69场,创建公益品牌活动“430课堂”,惠及学员1980名。与此同时,全面筑牢民生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综合参保率完成任务目标100.37%。发挥政府兜底作用,综合发放各类生活保障金91.64万元,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接下来,月山镇将奋进2022年,鼓足“干”的力量,按照深入实干崛起的工作思路加压奋进,把开平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定位”转化为月山镇应有的“地位”,在积极融入开平市新发展格局中赓续月山先锋力量,蓄力提升月山镇发展大局位势。

一、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推动产业振兴上开新局

一是筑巢引凤,提升集中区能级。主动对接市委“产业振兴”行动,加快融入翠山湖新区,全面构建“一轴驱动三区协同”的新工业发展格局。提前谋划2000多亩土地征储,扩充打造白石头工业集中区为开放发展区;擦亮“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品牌,以打造开平市水暖卫浴共性工厂为契机,探索“工业上楼”新产业空间模式,创新打造水井工业区为绿色引领区;加快启动镇内首个集电梯房、购物中心于一体的商住综合体建设,优化打造石头工业区为现代综合区。推动G325国道月山至塘口段改线项目及6400亩国道旁发展用地征地工作,加快“三横两纵”交通路网形成,以交通路网为轴,驱动开放发展区、创新引领区、现代综合区协同发展。

二是延链补链,做大产业集群。贯彻开平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统一部署,按照“强龙头、壮雏鹰、补链条、聚集群”思路,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增强发展动能。一方面,优化提升镇内水暖五金电镀等传统优势产业,高标准推进水暖卫浴配套产业共性工厂项目规划、开发、运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引智借力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同时,按照开平市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支持本土水暖卫浴、构配件、设备等生产企业与建筑企业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本地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彼迪药业的支持力度,发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促进彼迪药业的增资扩产,为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以“国医大师”邓铁涛故居为主,综合利用“中华老字号”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潘氏兄弟故居,逐步打造中医药文化纪念馆,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撬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三是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侨乡特色资源优势,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依托镇协同创新中心,提升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实效。引导鼓励彼迪药业、德康化工、凯赛德水暖配件、金象油墨化工及佰益饲料共5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镇域高新技术企业后备梯队。加快推进嘉谦纺织、长荣新材料、虹锦新材料、衡龙新材料等一批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落地投产,全力推进凯米瑞特肥、华贯木业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切实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率、投产率。坚持招大引强,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侨乡会的带动作用,开展以商引商,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二、坚定不移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在推动城乡融合上启新程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三个总体稳定”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开展脱贫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跟踪监测,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大力促进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二是推动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更好地释放和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能,更好地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村竞争力,带动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重点加快以休闲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依托赤坎古镇项目辐射带动,主动对接、提前谋划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布局,利用“三点三”、“岭南真味”、水井农家风味等特色美食为媒,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健学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嘉、梁寒光故居及绍贤学校等历史人文资源为阵地,把钱岗村“广东省粤菜师傅名村”以及龙溪村、天湖麦边村两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招牌擦得更亮,深挖打造广成村(缅甸村)等特色乡村,加快构筑“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格局。

三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坚决整治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各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建立健全高效处置、长效管控机制。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持续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厕所革命”成果,着重推进基本农田、水利工程、“四好农村路”、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

三、坚定不移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在推动环境改善上焕发新颜

一是做精配套,不断提升生活品位。以路为“骨”、以地塑“形”、以景铸“魂”,推进宜商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积极配合做好G325国道月山至塘口段改线项目以及6400亩国道旁发展用地征地工作,努力打造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坚持不懈做好“创文再出发”和巩固卫生镇成果,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破解占道经营、违规广告、车辆违停等圩镇管理顽疾。以“三清一改”为抓手,以交通要道综合治理和廊道建设为主攻方向,继续实施全域垃圾清运外包,建立健全农村保洁机制,大力度开展村庄“四小园”建设和垃圾分类,长效改善镇村面貌。因地制宜完善党建主体公园、廊道生态公园提质升级,扩大生态开放空间,让月山更加整洁有序、更加文明和谐。

二是做优环境,不断深化污染整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为突破口,推动“两山理论”落地覆盖。落实“最严环保”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围绕新桥水(月山段)水质稳定达标和丽洞水治水提质任务,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固体废物污染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厕所革命、农村雨污分流、圩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等生产生活配套。

三是做大格局,不断拓宽发展空间。主动对接开平市高水平大型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政策、环境、资源的统筹和优化,做好城镇空间功能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双向对接,调整开阳高速月山互通周边、G325连片地块、龙溪村周边、皂幕山片区等用地规模,为后续发展预留充足空间。抓住被列入市级旧城镇、旧村庄改造试点镇的有利契机,通过规范周边用地,力促旧圩镇、水井圩片区活化改造提速,与石头片区引入优质商业综合体联动,打造月山“新商圈”。

四、坚定不移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在推动公平普惠上展新为

一是兜牢民生保障解民忧。坚持在发展中有效保障和改

善民生,以产业支撑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拓宽群众财产性收入渠道。持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孤儿、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奋力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二是多办民生实事暖民心。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标准,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每年集中力量办好政府十项民生实事。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四早”防控要求和“四方”责任,持之以恒抓好重点人群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持预防为主,安全有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三是发展社会事业聚民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大文体设施配套和活动阵地免费开放力度。升级打造万隆客栈、水井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增强正能量宣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起干事创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五、坚定不移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在推动综合治理上出新招

一是坚持治理创新。高标准高效率落实好社会治理的各项任务举措,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治理效能转化为发展胜势。创新社会治理,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和社会治理“四个通道”,以“自治、法治、德治”为纽带,以网格化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水平,全力打造社会治理新名片。

二是坚持平安建设。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抓好安全和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源头管理,狠抓企业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森林防火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持续提高企业、单位和群众的安全意识。健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统筹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专项工作,全面提升月山镇治安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严厉打击和惩治各项违法犯罪活动。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慧城市。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巩固加强统战、民宗、人武、统计、史志、群团、老干部、档案等工作,广泛凝聚发展合力。


相关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