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月山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以及开平市委“六大行动”具体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开创月山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抓学习、创品牌、强队伍,焕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一是在强抓学习上下功夫。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 ,2022年组织党委会议理论学习10场次,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成功举办万隆客栈党建公园落成启动暨镇村企三级千人综合性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阅读进乡村·书香伴稻香”2022年南国书香节月山镇横江村乡村分会场暨“悦读开平·书香侨韵”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二是在擦亮红色名片上下功夫。成功对万隆客栈进行第二期升级改造,并在万隆客栈旁修建一个党建活动公园,公园于2022年6月23日启用。三是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成功建成镇-村-企三级千人综合性志愿服务队,以党员带动群众,深度融合党建与志愿工作。四是在夯实党务基础上下功夫。结合2021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线上投票、展厅呈现效果综合评定评选结果,月山镇党委在开平市首届党建博览会中获“木雕奖”。月山镇代表队代表中部赛区参加全市镇(街道)基层党务工作者实务能力“擂台赛”决赛并获得三等奖以及“最受欢迎队伍”奖项。月山镇博健村参加开平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比赛并获示范村评比“优秀奖”。 (二)倾力抓项目、促投资、稳经济,点燃强劲发展新引擎 一是项目建设提档加速。一方面,精准发力推进重点项目。投资超亿元的嘉谦纺织、虹锦新材料、衡龙新材料、长荣新材料、艺琪卫浴、荔景华庭六个项目建设步伐铿锵有力,其中虹锦新材料刷新“月山速度”,该项目于2022年3月安装调试设备,4月份正式投产,6月产值已超2000万元并上规入统,目前产值累计近4000万元;荔景华庭项目5、6栋地基已完成打桩,正在准备建设地上构筑物。另一方面,靶向发力聚焦落地项目。凯米瑞特肥项目于9月27日成功举办奠基仪式,预计12月底前取得施工许可并动工建设;铭展卫浴项目目前部分施工设备已进场安装,待取得施工许可证即可进场施工;开平市立途矿业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碎石建设项目已取得矿权,正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并同步向市申请用地建设指标。二是招商引资蹄疾步稳。紧扣开平市“企业服务年”活动,坚持主动“走出去”招商,到广东瑞丰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德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福利来酒店傢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招商走访,争取更多优秀企业落地月山投资创业。近期洽谈的3个项目条件趋向成熟,分别是银泰玻璃镜业加工项目、德威机床设备制造项目和福利来智慧酒店用品项目,均于10月21日提交市联席会议。三是经济指标咬牙前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89117万元,同比增长5.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4685万元,同比增长0.21%;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8743万元,同比增长18.60%。四是主动走访靠前服务。截至目前,月山镇共开展130余次暖企活动。持续培育7家企业上规模后次年产值增长超过10%并获得江门市工业企业上规模专项资金各10万元,目前所有企业的专项资金已到账。 (三)奋力抓环境、美生态、提品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方面,城镇面貌在建管并重中实现美丽蝶变。一是人居环境再提升。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和“四小园”建设,成功打造农村四小园18个,新建(含改造)农村公厕6个。以深入开展“创文”工作为着力点,迎接月山镇卫生镇复审,2022年8月顺利通过广东省卫生镇复审技术评估。二是生活品质再提高。投入超20万元建成“口袋公园”法治文化公园,推出首个商住电梯房项目荔景华庭项目,满足群众对提升城镇居住品质的新期盼。三是交通环境再优化。在月山党建公园转入省道S273平交口增设红绿灯控、优化转向导流岛、完善交通标志标识、加宽车道,提升交通安全。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在标本兼治中擦亮绿色底色。一是持之以恒做好水文章。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今年以来,河道水质持续向好,特别新桥水,水质多月达到IV类,达到考核要求。积极开展巡河工作,今年共清理漂浮物3087吨,守护美丽河道。二是毫不松懈做好大气文章。全面深化涉VOCs排放企业深度治理,梁金山南、北加油站已完成省级重点监管企业深度治理手册编制。 (四)着力防疫情、保安全、护稳定,勾勒民生福祉新图景 一是疫情防控做严做细。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我镇全人群第一剂次累计接种量38819,覆盖率102.86%。全人群全程接种累计接种量36677,覆盖率97.18%;高效完成9次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共采样241511人次,结果均为阴性;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人”,月山出口健康服务点累计旅客采样数92419次,水井出口健康服务点累计旅客采样数30610次。二是平安建设卓有成效。月山镇获评2021年度开平市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工作考核“优秀”等次。建立完善1支镇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应急救援队)、1支镇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0支村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开展演练28场。三是综合治理精准破题。建立健全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体系,构建“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软硬件体系,信访超市共接待来访群众70多人,受理信访案件18宗,已办结18宗,办结率达100%;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214宗,已办结204宗,办结率达95%;成功建成以“五室一厅”为框架的综合治理服务中心,20个村(社区)实现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用心办好民生实事,投入2980万元建设镇级十项民生实事,项目涵盖交通出行、环境治理、文化教育等方面。五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精彩纷呈,开展33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横江村加大对硬件设施建设力度,打造“粤书吧+农家书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年12名青年顺利入伍,对登记在册的994名退役军人全部落实光荣牌悬挂。按时足额发放定恤定补金额、伤残抚恤金约115693万元,惠及108名优抚对象。 (五)聚力扛责任、强政治、提效能,开启政务服务新篇章 一是法治建设提质增效。一年来,月山镇各级调解组织成功调处矛盾纠纷案件20宗,涉案金额达103.93万元。投入80多万元建设面积约为450平方米的月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大楼,办公大楼内部按照“规范办案区、优化办公区”的建设原则,配备询问室、行政调解室、听证室等功能室 11 个,为月山镇基层执法效能夯实硬件基础。二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得到认可,月山镇公共服务中心获得开平市“2021年度镇(街)满意公共服务中心”第二名。截至目前,镇公共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总计7946件,其中办结事项6695件,提供各类咨询1251件,业务办结率达到100%。 二、存在问题 2022年,月山镇在推动经济及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短板:一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叠加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稳增长任务艰巨,发展的后劲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在工业聚集区发展上,缺少支撑性的规模企业,支撑后劲不足;三是生态治理任重道远,污染防治面临较大挑战,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四是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和距离广大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五是基层治理队伍建设还需完善。对此,我们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求真务实、精准施策,全面推进解决,努力破题见效。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围绕“基础更实”,深入基层强党建 一是着力打造党建品牌。持续深化“两梁故居”“邓铁涛故居”“博健学校”“万隆客栈”等红色教育资源,探索打造横江绍贤学校“侨校”品牌,高效利用横江村“粤书吧”。二是夯实基层队伍建设。擦亮千人“铁军”志愿服务队名片,做好镇-村-企三级千人综合性志愿服务队的后期工作。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围绕“实力更强”,持之以恒抓发展 一是坚持“稳”字抓项目,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投资超亿元的嘉谦纺织、虹锦新材料、衡龙新材料、长荣新材料、艺琪卫浴、荔景华庭六个项目建设。毫不松懈聚焦落地项目,推动凯米瑞特肥项目、铭展卫浴项目、开平市立途矿业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碎石建设项目尽快形成更多的实物量。二是聚焦“效”字抓提升,用好招商引资“金钥匙”。紧盯近期条件趋于成熟的银泰玻璃镜业加工项目、德威机床设备制造项目、福利来智慧酒店用品项目,全力促成以上3个洽谈项目尽早成为落地项目。三是注重“实”字抓服务,当好企业贴心“娘家人”。坚持以“企业服务年”为牵引,持续开展班子成员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为企业送上“及时雨”。 (三)围绕“底线更牢”,守土尽责保平安 一是握指成拳抓好疫情防控。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持续管好各村(社区)“小门”,守牢月山“大门”。加快推进全民疫苗接种工作,因时因势加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防控工作。二是一如贯之抓实社会治理。借助“信访超市+外送服务”模式和“粤平安”群众诉求服务平台,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扎实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不断规范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建设;三是严在经常抓牢公共安全。抓实抓细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森林防火、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四)围绕“镇村更美”,标本兼治优环境 一是让水更清、天更蓝。围绕新桥水(月山段)水质稳定达标和丽洞水治水提质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让乡村更宜居。坚持不懈做好“创文再出发”和巩固卫生镇成果,继续实施全域垃圾清运外包,建立健全农村保洁机制,长效改善镇村面貌。 (五)围绕“满意更多”,真抓实干惠民生 一是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增进幸福感。以民生实事工程为抓手,认真谋划2023年镇级民生实事,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兜牢社会保障增进获得感。实施就业优先和纾困惠企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孤儿、残疾人就业,持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推动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