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动物疫病与人的传染病密切相关,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我们熟悉的艾滋病、SARS、埃博拉、寨卡等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病毒,都与动物有关!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动植物分布广泛,为传染病的自然循环提供了宿主、媒介和生态环境。自1972年以来共出现近50种新发传染病,其中50%以上为病毒病,而大多数病毒病,包括新发病毒病,均为跨种传播后自然疫源性疾病,如SARS、SFTS、H5N1和H7N9等,其病死率均在30%以上,不仅影响了公共健康卫生,而且极大影响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2021年5月1日,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正式实施, 从源头上斩断动物疫病向人传播的渠道, 遏制重大疫情发生与蔓延, 为进一步完善和巩固 公共卫生安全体系 提供更加牢固的法治保障。 第五条动物防疫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 第七条 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检测、隔离、净化、消灭、无害化处理等动物防疫工作,承担动物防疫相关责任。 法律责任中还规定了对造成人畜共患病传播、流行的,依法从重处分、处罚。 事实上, 曾经这些“野味”受到 一些市民的“青睐”。 吃“野味”这种陋习 由来已久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吃“野味”这种陋习曾经屡禁不止。 蝙蝠、果子狸、豪猪、 蛇、土拨鼠、刺猬…… 各地的野味名单只增不减。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和营养学家表示,“吃野味”不仅补不了身体,还有可能吃出病来。 市面上的狗肉、猫肉 难有动物检验安全保证 虽然不知道 他感染了什么样的病毒, 但是这一事件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此前,央视《今日说法》播出过一期节目,讲的就是因偷狗案引起的黑色产业链。 这样的狗肉如果被人吃了, 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也会十分危险。 “无人照管的流浪狗,与环境接触密切,本身携带一些病毒或者细菌,或者是一些病毒的中间宿主。对于偷盗,有的甚至采用毒杀的方式,公共卫生风险巨大。”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研究员曾这样回答记者。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钱叶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禁食狗肉有助于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钱叶芳介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犬类屠宰许可和监管问题的复函》(食安办函〔2015〕25号)明确:我国尚无明确的肉用犬品种,市场上销售的犬以个人散养为主,来源复杂,且存在不法分子毒盗犬类现象,食用狗肉存在较大潜在风险。 而且,猫狗作为驯养动物, 也是我们的“朋友”, 实在是不应该吃! 部分地方立法 禁止食用猫狗等宠物! 2020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29日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这份对动物养殖业有指导作用的“白名单”明确将狗去除。 对此,农业农村部专门回应,“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及偏爱,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国际上普遍不作为畜禽,我国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此外,《目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有关“狗是否列入《目录》”的意见中,大多数赞成狗不列入《目录》。 其中,关于文明养犬的规定 得到了不少关注, 更是推动市民 养成了文明养犬的好习惯。 此外 适量点餐、使用公筷公勺…… 文明健康渐成市民生活新风尚~ 《条例》第二十四、二十六条分别从崇尚健康饮食、崇尚绿色健康生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文明行为规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