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随鞍,入乡随俗;乡音袅袅,语韵传情。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年轻干部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推动年轻干部将身心真正融入基层、扎根水口、服务群众,7月17日,水口镇举办“语你同行”年轻干部开平方言训练班,助力非开平籍机关青年了解开平、拥抱开平。
近年来,水口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产业经济活力迸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吸引众多年轻干部来到水口工作生活。他们怀揣理想,志向远大,但基层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特别是外来年轻干部不会说方言、不敢讲方言,与老百姓的交流对话问题比较突出,是他们从事基层工作中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容易发展成为干群连心桥上的“绊脚石”。
为此,此次方言训练班特意邀请开平本地同志担任评委和导师,与学员开展“一对一”现场实训演练,镇相关领导和年轻干部20余人共聚一堂,说方言、谈认识、讲收获、话成长。
“口语化表述中,‘的’就是‘噶’,‘了’就是‘呃’。”
“粤语中以声母‘t’开头的字,在开平话中大多读‘h’,比如朝廷的‘廷’和长途的‘途’。”
“有些惯用语可以连读,比如‘唔得闲’就是‘脉闲’,‘几何样’就是‘几样’。”
本地导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巧妙运用谐音模仿、音标组合等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帮助外地学员们逐步掌握开平话独有的语言习惯和发音技巧。
训练班设置了开平话自我介绍、开平话抽卡答题和开平话文段朗读等环节,在评委和导师的帮助下,“红线女”“谭国标”“泮村灯会”等承载着本地文化底蕴的词语频频从外地学员的口中讲出,“水暖卫浴”“金山大桥”等象征着水口发展的关键词持续在会场中响起。除了练习读音外,导师们还热情地为学员们讲解介绍词语背后的内涵,加深年轻干部对水口镇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重要点位的认识和了解,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激情和动力。
从羞于启齿到踊跃发言,从磕磕绊绊到流畅自信,学员们沉浸其中、跃跃欲试,既有讲得有板有眼的天赋选手,也有进步神速的模仿大师,评委和导师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鼓掌叫好,课堂现场乡音缭绕,整体氛围轻松愉悦。
“讲好本地方言,群众工作水到渠成。”青年干部小侯表示,“在日常工作中,我需要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学会听、说开平话,可以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对我的工作帮助非常大。”
“原来开平话是这么有趣的,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学习,我差不多可以朗诵大半篇文章了,觉得成就感满满!”青年干部小陈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进修”开平话技巧,做个“地道”的“新开平人”。
近年来,水口镇不断加强机关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溯源大讲堂”党员教育品牌和导师帮带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党课、现场教育和体验课堂,助力年轻干部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三门课。接下来,水口镇将持续探索方言培训形式,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提升外地年轻干部沟通能力,为奋战“百千万工程”,推动水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