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中部,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小镇 —— 塘口镇。这里不仅是著名的碉楼之乡、华侨之乡,更拥有世界文化遗产 “自力村碉楼群与村落” 和华侨园林 “立园”,514座在册碉楼星罗棋布,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近年来,塘口镇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打造 “碉楼下的美丽庭院” 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 筑牢美丽庭院建设根基 塘口镇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镇村组三级同频共振,深入推进 “美丽庭院” 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塘口镇统筹整合村(社区)“两委” 干部、党员群众、巾帼志愿者、网格员等各方力量,形成 “支部带动 + 党员示范带头 + 巾帼志愿推动 + 群众响应” 的多方联动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台账,对全镇村庄的庭院数量、面积等信息进行详细摸排,宣传宣讲美丽庭院创建的内容、标准,倡导群众自觉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了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 奇石馆融入 增添庭院独特文化魅力 塘口旧墟的古埠奇石馆便是 “美丽庭院” 与特色文化融合的生动案例。奇石馆的前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碉楼,位于塘口镇桑园村,名为启荣楼。开平人梁永根是个石头迷和古董迷,收藏石头已有二十多年。他盘活启荣楼、居庐,项目占地面积约为417平方米,投资额约为100万元。对其庭院景观进行修复并开展绿化工程,将启荣楼碉楼和旁边的居庐改造成了侨乡石头主题博物馆 —— 古埠奇石馆。一楼是侨乡美食主题的奇石展,二楼是开平华侨文化的旧物展,其中还包括他花了二十年收集的民国时期开平华侨所在89个国家造型各异的金山箱,碉楼里保留了原屋主民国时期的生活场景,庭院里碉楼、居庐、奇石、草木相映成趣。古埠奇石馆不仅成为展示侨乡文化的窗口,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增添了新亮点。 走进奇石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碉楼那巴洛克风格的屋顶和坚固的石墙,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而走进内部,则会被那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奇石所震撼。 奇石馆不仅是一处观赏奇石的场所,更是一处感受历史与文化的地方。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以及华侨们为了生计远赴海外、最终衣锦还乡修建碉楼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奇石馆内的藏品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除了奇石馆本身,其所在的庭院也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景点。庭院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与碉楼的雄伟壮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拍照,感受庭院带来的宁静与雅致。特别是在雨后,庭院中的碉楼更添一份神秘与古朴的美感,让人流连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奇石馆所在的塘口镇还积极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将碉楼与庭院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乡村风貌。这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更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奇石馆的风采和感受塘口镇的乡村魅力。 在党建引领下,塘口镇的 “美丽庭院” 建设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风貌和居住环境,更促进了镇村组三级经济多元发展,点 “靓” 了村民幸福生活,成为塘口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未来,塘口镇将继续深挖资源潜力,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让碉楼下的 “美丽庭院” 故事越讲越精彩,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