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粉虱是我市新发现的水稻害虫,该虫具有寄主广、繁殖能力强、扩散迅速、为害隐蔽、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近两年晚稻后期,赤水、百合、塘口、赤坎、马冈等镇部分田垌发现该虫暴发危害,因紧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未造成重大粮食损失。据我单位近日调查,该虫再次发生为害晚稻。当前,晚稻大部分处于处于拔节至孕穗期,田间郁闭度高,通风透光性差,是易受感危害时期。各镇街要高度重视,加强该虫调查监测,掌握发生动态,科学指导农户开展防治。 一、发生动态 据我单位近日调查,苍城镇潭碧村、马冈镇红丰村、龙胜镇棠红村发现稻粉虱为害,受害稻田发生密度10-30头/丛,以成虫为主,成虫、若虫、卵并存,呈现流行之势,预计当前发生面积1000亩。 二、为害习性 稻粉虱主要寄主为水稻,以成、若虫刺吸叶片汁液为害。该虫在水稻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为害,通过吸食叶片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变黄(幼虫)、叶面粗糙(花叶病)、叶片扭曲或歪曲、叶颈萎缩(成虫),若在开花期为害,则旗叶受阻、扭曲,使张开的稻穗不能长出,若长出稻粒也会皱缩。主要在分蘖期为害,起初只是一小团黄色的稻穗,后随着群体的增长而蔓延,若不加以处理又遇到有利条件(烈日),则会积累密度并在开花孕穗期为害严重,造成水稻产量严重损失。 三、防治意见 本次调查发现稻粉虱较早、虫量较小,如及时防控,有望将该虫发生为害控制在小范围,不发生大面积暴发成灾。历史发生区及当前发生区域应立即施药防治,稻粉虱施药后3-5天,及时调查防效;如防效不满意,应在第一次施药后7-10天再施药一次。各镇街应积极发动农户做好该虫调查防治,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稻粉虱防治推荐亩用药配方如下: 配方一:50%二嗪磷100毫升+20%噻虫嗪•26.7%杀虫环33克+10%吡丙醚25毫升。 配方二:17%氟吡呋喃酮20毫升+敌敌畏50毫升+橙皮精油20毫升。 配方三:25%噻虫嗪50毫升+45%毒死蜱100毫升。 配方四:25%扑虱灵50毫升+45%毒死蜱100毫升。 配方五:50%呋虫胺12克+48%敌敌畏100毫升。 注意:防治稻粉虱,足够的亩药液量是防效关键。建议加大农药亩用水量,常规药械喷施建议45升/亩,飞防喷施建议4升/亩。 每年9-11月为红火蚁秋季统一防控行动时期,请各镇(街)落实全面开展统一防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