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市下半年农作物病虫总体属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80万亩次。发生特点:病虫种类多,病虫并重,发生分布不均衡,迁飞性害虫发生突出。 一、下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 (一)水稻 预计晚稻病虫属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次。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 钻蛀性螟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 白叶枯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 稻瘟病:偏轻发生,叶瘟发生面积1万亩次,穗颈瘟1万亩次。 (二)蔬菜 预计蔬菜病虫属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2万亩次。 小菜娥: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次。 斜纹夜蛾:偏重等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次。 甜菜夜蛾: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次。 菜青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 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次。 白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软腐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次。 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 (三)玉米 预计玉米病虫属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4万亩次。 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次。 二、防治意见 各地要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强化技术指导,落实防控措施,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目标。 (一)持续加强重大病虫害调查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为病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明确重点防控对象和最佳防控时间,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把好病虫防治关,指导农户开展科学防治。 (三)指导农户科学安全用药,开展达标防治、对症选药、适时适量用药、交替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