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罗宁浣、李丽珍家庭,是我市月山镇北一村委会石东村一户普通家庭,他们长期无怨无悔照顾一名非亲非故孤寡老人的事迹广为传诵。2018年,全国妇联授予他们家“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丽珍就是这样一位孝老爱亲、敦厚善良、充满爱心的农村妇女,丈夫时常外出做杂工维持家计,她就像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在家种田兼照顾家庭、侍奉老人和教育子女,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却美满和谐。与其他家庭妇女不同的是,李丽珍每天还有一项特别任务,就是照顾一位与她非亲非故、长期瘫痪在床的独居老人——罗春添。
添叔现年80多岁,与李丽珍一家同村。他的身世很可怜,童年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由奶奶抚养,十几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从此瘫痪在床。后来,添叔的奶奶也去世了,剩下他一个人无依无靠。当时,李丽珍的婆婆动了恻隐之心,主动照顾起添叔来。李丽珍至今还清楚地记得:30多年前,自己从鹤山嫁来石东村,见到家婆无微不至地照顾添叔时,她很为家婆的爱心所感动,于是,她也主动和家婆一起照顾添叔。刚开始时,要这样照顾一个陌生的男人,年轻的李丽珍也感到很尴尬,经过2年多时间,李丽珍才克服了心理压力,坦然照顾添叔。不久,李丽珍的婆婆因年迈身体不好,照顾添叔的任务就落在李丽珍一个人身上,这一照顾就是30多年,而且不辞劳苦、无怨无悔。
由于瘫痪在床时间过长,添叔全身的肌肉已经萎缩,双脚和右手都不能活动,只有左手还可以自由活动,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李丽珍每天都要给他送饭、帮他洗澡、清理屎尿、打扫卫生,还亲自给他理发。为了让添叔吃好,李丽珍总是尽量根据添叔的口味和身体来安排他的饮食,饭做好就趁热送到他家里,等他吃饱,再给他洗涮、搞卫生,每次都要花上大半天时间,到她自己吃饭时,往往饭菜都已经凉了。家人受李丽珍的影响,也把照顾添叔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长期卧床缺少运动,添叔病痛缠身。他每次发病,即使是凌晨时间,李丽珍也要摸黑到村医疗站请大夫上门为他看病;不管多忙,李丽珍都会抽时间给添叔涂搽药油、捶背按摩、按时喂药,直致添叔病情转好。长期瘫痪在床的添叔难免产生厌世情绪,有时拒绝进食,每逢这时,李丽珍总是从思想上耐心开解他,直到添叔打消轻生念头。有一次,添叔家因电线短路着火,幸好李丽珍及时赶到扑灭火苗,添叔才幸免于难。后来,村委会要给添叔办理残疾证和五保户证,添叔担心自己办了证后,李丽珍就不再照顾他了,无论别人怎么劝他都不肯办,而李丽珍就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开解添叔:“只要有我一日,我都会继续照顾你,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添叔这才放宽了心。
李丽珍一家并不富裕,仅靠务农和丈夫农闲时做杂工维持生计。她和丈夫育有一子一女,女儿曾患神经衰弱症,治病长达一年多时间,花费不少。另因长期劳累,李丽珍也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动艰难,不得不前往广州看病,又花费了一大笔,因此家里日子过得很是紧巴。当时李丽珍也曾想过外出找一份工作帮补家用,但因为要照顾添叔,无法抽出整段时间,更加出不了远门,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2012年7月,李丽珍在送饭给添叔途中意外被毒蛇咬伤了小腿,一个月里下肢动弹不得,险些丧命,但她心里仍牵挂着添叔,想尽办法照顾好他,甚至花费50元一天请人照顾添叔,待她病情稍好转就继续亲自照顾。她说,还是自己亲自照顾会放心点。
添叔是这样评价李丽珍的:“她很好!如果不是李丽珍,我早就没命了。她真心实意对我,经常这样为我。她为人善良,有勇气、有志气、很关照人。”
30多年来,春秋不改,风雨无阻,李丽珍无怨无悔地把温暖献给这位老人。她传承了婆婆的优良品德,也带动了子女。有人问她:添叔和你非亲非故,为什么你会做到30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添叔?李丽珍笑笑说:“当我看见添叔一个人孤独无助的样子,心里就很难受。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没有期待什么,也没要求什么,这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吧,就希望自己的子女各方面都好。我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子女也都很关心和照顾添叔,也视为至亲,时常去陪他聊聊天,过年过节也特地给他送点心意礼品。”
李丽珍一家助人为乐、孝老爱亲,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新风尚。他们的感人事迹、无私精神令人景仰,不愧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不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