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公安局有60多位女民警,其中有两对姐妹花,她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像微光一样努力点亮星空,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藏蓝色的警服,用青春和热情书写新时代公安女警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四位女民警的工作日常。
林 艳:以键盘和镜头传播公安正能量
姐姐林艳,2003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20年,现任开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嘉奖2次,多次被省市新闻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林艳先后在公安交警大队宣传股、指挥中心宣传股工作,“讲好开平公安故事,传播公安正能量”是她加入公安宣传队伍一直秉承的工作理念。她时常深入校园、企业、单位、公共场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制作反诈微视频向广大市民宣讲交通、反诈、防盗抢等安全知识,为提高广大市民安全防范意识、守护群众钱袋子贡献青春力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用镜头和键盘记录了广大公安民警打击犯罪、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作为双警家庭,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奔跑一线收集素材,用指尖敲击键盘,抒写了警医夫妻并肩战疫、“老黄牛”的初心、高温酷暑下的坚守、警察蓝和天使白的守护等等先进人物故事,用一个个动人的瞬间、一条条温暖的新闻、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诉说着开平公安民警的为民情怀。她采写的多篇稿件被中央、省、市新闻媒体采用,讲好开平公安故事,树立了开平公安形象。
林 华:用“警心”“医心”温暖人心
妹妹林华,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11年,现在开平市公安局看守所工作,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是一名身穿警服的白衣卫士。从一名医生到一名警察的角色叠加,林华肩负双重使命。看守所的在押人员既有患高血压、糖尿病的重病患者,也有吸毒人员、艾滋病、梅毒患者,职业感染风险极大。林华面对这些风险,始终用所学医学知识冷静沉着应对。在押人员何某是吸毒人员,患有梅毒,大腿出现腐烂。面对这样的病人,林华没有嫌弃,每天为何某腐烂红肿的大腿换药,清理脓水,剔除腐肉,消毒、包扎。全某是一名患癫痫病的女性,进所后精神状态较差,情绪不稳,经常丢掉医生给的药,对此,林华值班时总会多停留在全某的仓室和她聊天谈心,然后给她药品,叮嘱她按时服药。每当全某癫痫发作,林华第一时间赶到救治,待全某病情稳定后,又陪她聊天,安抚她的情绪。就这样,林华用自己的耐心和关怀慢慢温暖全某绝望的心。在全某被转押去女子监狱时,她向林华道谢,感谢她一直以来的帮助和照顾,从没有因为她是犯人而轻视她,让她在孤独中感到很温暖。林华用真情付出守护在押人员身心健康,无惧风险,无畏困难,医身体之疾,治灵魂之病,用奉献和担当彰显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
吴婉娜:在平凡中绽放光彩
姐姐吴婉娜,2005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18年,现任开平市公安局禁毒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曾获开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评开平市公安局“警队之星”称号、荣获嘉奖2次。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吴婉娜先后在新昌派出所、禁毒大队负责内勤工作,每天面对的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数据,但她从不降低工作标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发光发热,用汇报材料、数据报表诉说着战友们打击犯罪的战果。自调入禁毒大队工作后,她就扮演着“女管家”的角色,负责禁毒系统数据的统计,从各项数据中分析我市的毒情动态,为领导的决策部署提供可靠依据。她同时还负责毒品送检、毛发初筛检测、易制毒化学品备案申请受理业务。无论多晚,只要办案单位一个电话,她就会立即赶回检测室,对办案民警提交的毛发进行检测,毫无怨言。吴婉娜在岗位上履职尽责,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初心,用忠诚担当体现自身价值,为禁毒工作贡献着巾帼力量。
吴婉琳:扎根基层为民解烦忧
妹妹吴婉琳,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10年,现在开平市公安局塘口派出所工作,获评开平市公安局“警队之星”称号,荣获嘉奖2次。吴婉琳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于基层,作为一名户籍民警,以“群众事无小事”为宗旨,用心做事、用情服务,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曾经辖区某村一名精神病患者陈某长期在医院住院治疗,因没有身份证,无法办理残疾证,享受不了国家给予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政策,吴婉琳得知情况后积极联系村干部和医院,收集陈某申办身份证需要的材料,并主动到医院为他照相,最终为陈某办下了身份证。辖区的重庆籍居民王某早年丢失了身份证和户口本,又无法跟家乡亲人取得联系,20多年一直处于“黑户”状态,王某来派出所求助后,吴婉琳根据她提供的模糊信息,积极与重庆市户政部门沟通联系,多方打听寻找,终为她联系到重庆的家人并确定了身份信息。因王某没有身份证无法坐车回重庆,吴婉琳又积极联系交通运输部门争取支持,让王某能够顺利乘坐车辆回重庆老家办理户籍手续。“黑户”近30年的王某重新拥有了户口并补办了结婚证,她对吴婉琳的热心帮助满怀感激。吴婉琳扎根基层一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对群众的求助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