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师者风范|广东省薪火优秀乡村教师李思扬:十六载深耕农村教育 以“爱”润泽乡村
撰写时间:2025-09-11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师者风范|广东省薪火优秀乡村教师李思扬:十六载深耕农村教育 以“爱”润泽乡村
撰写时间:2025-09-11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间,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就像闪耀的星辰,凭借无私的爱心与奉献精神,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开平市蚬冈学校的李思扬老师,十六载如一,坚定地扎根于乡村教育,以执着的信念阐释教育的初心,用无私的奉献培育桃李芬芳,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教育颂歌。


图片

2009年,李思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深厚热忱,毅然踏上了乡村教育的讲台。在蚬冈学校,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并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秉持“爱心、细心、耐心”的教育理念,深信“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

针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生普遍认为较为枯燥的学科,李思扬善于利用本地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一课时,他会带领学生走进中坚楼、蚬冈煲仔饭剧场和侨心馆,让学生通过了解开平华侨文化,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他还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度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图片

在教学工作之外,李思扬还肩负着学校德育管理的重任。兼任学校政教处副主任的他,始终将学生的成长需求放在首位,在他看来,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这一理念与日常教学管理紧密相连,不可或缺。在多年的德育工作和年级管理实践中,李思扬推行了“积分币”管理办法,将学生的课堂纪律、班容班貌、清洁卫生、好人好事以及特长发展等综合表现量化为积分,发放“积分币”。学生积累的积分币可以在学校的“积分币兑换日”自由兑换礼物。这一综合评价方式使学生在积累过程中培养了良好习惯,提高了个人综合素养。

行走在乡村教育的路上,李思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个人的教育信念。他清楚地知道,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沟通与灵魂的启迪,所以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心里话,凭借理解与关怀构建起师生间信任的纽带。“李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他很少照本宣科,经常会用我们身边的一些例子、时事新闻或者小故事来讲解知识。”李思扬的学生何嘉瑜分享道,李思扬十分关心学生的内心成长,同学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都愿意向李老师倾诉,而李老师也总能给大家正向的引导,教会同学们如何明辨是非,做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

图片

在日常教学工作之外,李思扬还主动投身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持续探索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式。他发起并组织了多场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邀请同行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他不仅是开平市中小学知名教师与首批开平市中小学思政联盟成员,还先后获得开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中小学师德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思政教育先进教师等多项荣誉。今年,他更荣获广东省薪火优秀乡村教师这一殊荣。

图片

蚬冈学校教师关惠玲表示,李思扬教学能力突出,连续多年担任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所任教的科目成绩排名全市前列,充分发挥了“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李思扬认为,乡村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守护”和“点燃”——守护孩子们求知的权利,点燃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看到我教过的学生考上理想高中和大学,步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这种喜悦和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同时,乡村教育还有着‘扎根泥土’的踏实与纯粹,孩子们的真诚和家长们的信任,让我的人生价值愈发清晰。”李思扬深知,自己坚守的不仅仅是一个岗位,更是无数家庭的希望和乡村振兴的基石。这份关乎责任与未来的工作,激励着他一路前行。

李思扬老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教育者,何为无私的奉献与深沉的爱。他表示,争做“四有”好老师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未来,他将充分利用薪火计划这个平台,做终身学习者,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做仁爱之心的播撒者,让爱洒满乡村;做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探索“乡村特色”教育模式,让教育既“接天线”也“接地气”。在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背景下,他将尽最大努力,做好“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的“播种人”,为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