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砥砺奋进、奋发有为,着力推动开平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一幅交通促进经济发展、延伸美好生活的崭新画卷。
砥砺奋进 综合交通网络实现跨越发展 “说起这些年来开平交通最大的变化,要数环城公路的建成,以前通勤要穿过市区,比较拥堵,现在走环城公路很顺畅,特别是金山大桥,成为了城区的新地标。”市民黄小姐说道。 环城公路金山大桥 李美运摄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开平市持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完善外联内畅交通路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交通先行保障。十年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7.266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4.163公里,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7个,基本实现全市乡镇“15分钟内上高速”的目标。与此同时,开平结束无铁路通达历史,2018年7月1日,江湛铁路建成通车,开平南站正式投入使用,通过铁路网络连接全国各地。目前,开平市已基本构筑形成以“五高一铁”等高速公路、铁路为主骨架,以主要国省道、环城公路等为大动脉,以县乡公路、通自然村道路为分支网络的外联内通、快进快出的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城区半小时、市域及江门周边地区1小时生活圈的目标,与广佛、深莞、珠中等大湾区核心城市圈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 开平南站 锐意进取 “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推进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平市还以“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为抓手,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目标,着力建好、管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断完善乡镇农村公路网络,为乡村振兴带来勃勃生机。 邑美侨路塘口示范路 强亚村道-岐岭线 十年来,开平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6.31亿元,建设及改造农村公路452.35公里。截至目前,开平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226.005公里,比2012年增加626.418公里,实现100人口以上自然村硬化路通达率100%,实现县镇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100人口以上自然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四级以上农村公路比率、具备条件行政通客车率“五个100%”,初步形成外通内联、融入湾区、通达乡村的高效农村公路网。与此同时,扎实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平“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先后获评“2020民生示范工程”“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021年5月,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美丽农村路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暨广东开平示范案例观摩会”在开平市成功召开,开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路成为大会示范案例,获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2021年,开平市地方公路管理站塘口道班获评广东省第一届“十大最美公路人”(团队),开平市港航管理所所长李军德同志获评广东省第一届“最美港航人”。 邑美侨路塘口示范路 锅塘线 共享成果 公共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以前坐公交车要自己准备零钱,现在不需要了,一个手机就能支付。另外,现在的公交车舒适度很高,而且又是纯电动,节能环保。”市民关女士说道。 开平公交车 十年来,开平市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共交通及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公共交通发展的便利和惠民。在公交发展方面,多年来坚持公交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油换电”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公交车258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203辆,应急运力LNG车55辆,除应急运力外,公交车已实现100%电动化。同时,已建成公交车充电桩48座。完成全市公交车智能调度系统建设,在10个公交站点安装智能电子站牌。另一方面,为方便市民群众便捷出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公交线路设置,逐步完善我市公交线路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开通公交线路共32条,线路覆盖全市15个镇街,实现全市镇镇通公交,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此外,完成沙塘、苍城、龙胜、马冈、大沙、赤水等乡镇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提升当地公交客运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当地群众优惠乘坐公共交通的诉求问题。完成马冈客运站“四合一”示范站点建设,中心医院西门、八一公交站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义祠公交总站 依法行政 守护道路交通营运安全 道路交通环境日新月异,不变的是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守护群众平安出行的初心和使命。2022年6月,开平市成立了广东省首支女子执法队,探索推行柔性执法、说理执法、劝导执法等新型执法模式通过开展“玫瑰执法 守护平安”专项执法行动,参与行政执法、普法宣传等各项工作,助力法治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开平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二大队大队长女子执法队队长骆妙婵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女子执法队成立以来,共走访约谈企业22家,督促企业处理治超非现场执法案件78宗,路查路检车辆78辆,查处案件104宗。 市交通运输局“女子执法队”开展执法行动 此外,为提升非现场执法案件办理实效,开平市探索建立行政案件溯源治理新模式,积极联合法院开展说理式执法暨行政争议诉源治理专项行动,加强执法部门和执法企业对象之间的沟通了解,从源头上完善案件办理流程,打通案件办理堵点,推动非现场执法案件办结。为提升交通执法科技化水平,积极实施治超非现场执法,2019年在国道、省道安装4套治超非现场监测系统,有效打击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辖区国省道车辆超限超载率大幅下降,保护公路桥梁安全畅通。2022年启动非现场执法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在水口、大沙、金山大桥等路段新增建设3个非现场检测点,完善非现场执法监控网络。 这十年,是开平交通发展按下“加速键”的十年。一条条道路通车、一座座桥梁飞架,开平交通路网越织越密,市民出行日益便利,交通巨变铺就了城市发展“高速路”。 环城公路西环段 黄锡球 摄 开平市将紧紧把握江门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打造“四纵三横两铁一港”的综合性交通网络,构筑“通山达海,内联外畅,水陆兼具”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将开平打造为珠西枢纽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