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为有效防控蚊媒传染病传播,保障市民健康,近日,开平市持续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常态化防蚊消杀工作,通过加强环境治理、物理阻隔与公众宣教多措并举,全力筑牢公共文化场所健康防线。
市内各文化场馆多措并举,落实落细防蚊措施。在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远离读者聚集区、且通风良好的位置,如阅览室角落、走廊拐角,规范放置电热蚊香液,防止蚊虫滋生。
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肖颖红表示:“在每天的开放前和闭馆后,工作人员会对场所喷洒驱蚊水、点电蚊香液,从而减少对读者的影响。”
市民梁琼元表示:“图书馆的防蚊灭蚊措施已升级,包括定时喷洒驱蚊剂、在阅览室放置驱蚊水,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提示标语。这些措施令人满意,希望图书馆能继续保持下去。”
市博物馆则在日常展区维护基础上,增加蚊香及驱蚊剂使用频率,并定期安排工作人员使用喷雾设备,对场馆外围绿化带、下水道、垃圾桶周边等蚊虫易孳生区域,科学喷洒环保型杀虫药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灭蚊消杀工作特意安排在开馆前或闭馆后,以减少对市民活动的影响。“每天开馆前,我们会在馆内各个楼层、卫生间点蚊香,闭馆后会安排专业的人员对馆内外重点区域,进行喷洒杀虫气雾剂。”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廖颖说道。
除强化日常环境管理,各场馆也注重提升市民防蚊意识。在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前台,摆放防蚊宣传资料,提醒市民注意个人防蚊,还提供驱蚊水,方便有需要的市民取用,切实延伸防蚊服务的覆盖面。
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公共文化场所的防蚊消杀工作,不断优化细节,加强督导检查,筑牢健康防线,确保市民在享受书香、品味历史、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时,免受蚊虫滋扰,畅享安全、舒适、安心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