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近年来,开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取得一些新成绩:先后成功创建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邑美侨路”塘口示范路获评“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邑美侨路”示范路获评广东省“交旅融合发展”十佳案例。
在2024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基础上,2025年,开平市交通运输局乘势而上,锚定“公路通、百业兴、乡村旺”目标,以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为核心抓手,在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塘口赤坎农文旅融合赋能等方面精准发力、再掀高潮,持续放大示范效应,为区域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交通动能。
锚定年度任务,筑牢农文旅交通支撑
2025年,开平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为新改建工程35.5公里及危桥改造2座,其中,新改建工程涵盖通行政村公路单改双工程8.3公里、路网联结工程27.2公里;危桥改造中,鹅寮桥为约束性任务,茅石桥为指导性任务。目前,新改建工程已全面开工,累计完工15.1公里,完工率达42.25%,其中通行政村公路单改双工程完工2.2公里,路网联结工程完工12.9公里;鹅寮桥已完工通车,茅石桥已完成招标,计划待枯水期开工。通过扎实推进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筑牢“通行+服务”双重基础,让“路”成为串联资源、承接产业的核心载体。

县道X537金罗线改建工程
聚力资金攻坚,破解农文旅建设瓶颈
针对2025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总投资67942万元的需求,开平市交通运输局主动对接各级资源,以资金保障推动“路衍新景”落地,截至目前,已成功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661万元,其中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4069万元、省级补助资金4592万元,并稳步推进补助资金拨付,以充足资金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进度,为“路衍”农文旅价值提供坚实支撑。同时争取到“百千万工程”专项补助资金400万元,全面加快环台开旅游公路-省道S534线两堡段及乡道YG01中微子大道建设,并加快推进梁金山服务区北区连接线(连接G325)工程,项目工程建设费用由我市和广东开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各出资一半模式建设,正加紧开展招标等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动工建设。
聚焦片区赋能,激活农文旅发展价值
开平市交通运输局围绕塘口、赤坎片区侨乡文旅资源特色,以公路升级推动“路”与“景”深度融合、“路”与“业”双向赋能。在塘口片区,升级省道S534线,直接对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华侨园林一绝-开平立园等核心侨乡景点,让公路成为“移动观景台”;打造乡道YD03交锅线,串联先锋天下粮仓书店、碉庄等文旅资源,并配套建设公路驿站,推动公路从“通行通道”衍变为“文旅服务节点”,助力塘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创小镇。在赤坎片区,推进县道X817赤五线建设,结合潭江碧道升级提升,串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徒美堂故居、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赤坎南楼等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碧道观光+红色研学”特色线路;建成赤坎大道,争取2900万元的特别国债资金修复县道X557桥牛线,实现中开高速赤坎出入口与赤坎华侨古镇的快速衔接。以“快进慢游”交通网络,让公路成为激活塘口、赤坎侨乡文化、拉动文旅消费的“黄金纽带”,推动开平市农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

县道X825赤坎大道

县道X557桥牛线
接下来,开平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以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为突破口,既抓工程建设强基础,又抓资金保障破难题,更抓融合赋能促发展,让农村公路从“通行线”变为“产业线”“旅游线”。未来,开平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深化“交农文旅”融合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更多交通力量,并积极谋划申报“四好农村路”与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让侨乡大地的“路”越走越宽,“景”越来越美,“业”越来越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