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自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来,开平各村(社区)聚焦环境整治与病媒防治,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通过清理卫生死角、拆除危破房屋、整治闲置地块等举措,一批村庄实现美丽蜕变。
三埠街道迳头常安村
常安村统筹爱国卫生运动和“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围绕“拆危破、平荒地、除蚊虫”同步发力。
前期,对村内房屋及蚊虫孳生地开展了全面摸底登记,在取得村民同意的前提下,对排查出的40间危破房进行了集中清拆。清拆过程实施分类整治,对开阔村面使用大型铲车对垃圾杂物进行集中清运;较宽巷道由施工人员操作小型挖掘机对危房进行拆除;机械无法进入的狭窄区域,则安排人工细致清理,确保不留任何卫生死角。
整治过程累计清运垃圾221吨,清理蚊虫孳生地12处。清拆前后均实施严格的消杀作业,有效切断了蚊虫滋生链条,确保环境整治与疾病预防“双到位”。




长沙街道冲澄社区
长沙街道冲澄社区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契机,对辖区内闲置地块展开系统性清理整治,通过“一地一策”的精细化治理,让“闲置地”变身“民生地”“景观地”,切实提升村容村貌与村民生活品质。
针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地块,社区采取差异化整治措施。对于村民私占种菜的地块,在完成清理后进行硬底化处理,从源头上杜绝复种现象;对于暂未规划建房的宅基地,则通过围栏圈围并定期巡查清理,确保地块整洁有序。
在整治基础上,社区干部结合闲置地块的位置与周边环境,科学规划其后续利用。目前,社区计划选取两块面积较大的闲置地,用于建设配备便民健身器材的休闲区域,为村民打造茶余饭后的健身娱乐新去处。此外,社区还对部分公共墙面进行主题彩绘,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月山镇博健东安村
作为江门市“红色美丽侨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东安村深挖红色侨乡底蕴,以爱国卫生运动为突破口,短短十余天实现“旧貌换新颜”。
村里采用“机械+人工”协同模式,对乱搭棚架、积存垃圾系统清理;同步推进病媒生物防治,在空置宅基地除杂草、低洼处投鱼苗,从源头遏制蚊虫繁殖。网格员与志愿者带着防疫资料、蚊香上门宣传,村干部每日在微信群推送卫生知识,还鼓励村民上传灭蚊行动照片,让“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防控合力贯穿始终。
如今,巷道清爽开阔,卫生死角变为干净空地,村民赞叹:“住着真舒坦!”这场蜕变展现了红色侨村的品质坚守和民主法治的共建共享。




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
为开平乡村按下了“美颜键”
一幅干净、整洁、健康的新画卷
正在这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