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民生是时代发展的基石,是衡量城市进步的关键标尺。“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开平市深刻领会,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全力以赴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各项举措在开平大地落地见效。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直以来,开平市坚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就业促进机制,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民生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打好精准稳岗组合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开平市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一方面,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开平,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丰富的就业选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优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大力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吸引超70个创业团队入驻,实现项目落地67个;服务返乡入乡创业项目502个,直接带动就业超4000人次,辐射带动开平市相关产业就业超2万人次,真正做到了“以点带面、全域开花”,以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
同时,开平市注重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乡村工匠”“农村电商”等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并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学徒制等培训方式,提供“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劳动者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稳定就业。

此外,开平市还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各类招聘会、就业指导活动等,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精准实施帮扶稳重点,开展面向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效实现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聚焦民生关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平市始终聚焦这些民生关切,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
在教育领域,开平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实施“让开平教育强起来”五项工程,并同步推进“国歌高声唱”“我是小帮手”“‘水滴石穿’书写规范”“公益送教支教”“感恩校友 欢迎回校”“安装空调送清凉”六大行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生态,着力构建结构协调、富有活力、优质均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同时,科学统筹布局“均衡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加大投入改善设备设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高标准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开展教师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近年来,开平市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平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领域改革,着力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市中心医院妇产儿大楼等医疗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并投用,市中心医院整体升级等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软硬件综合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同时,开平还致力于加强县域内医疗资源统筹,挂牌成立多个管理中心,通过“统一管理、集中调配、共享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实现医疗资源高效整合与服务流程无缝衔接。双向转诊机制持续完善,远程诊断中心与检验中心为基层提供高效服务,县域医疗资源管理迈向标准化、集约化。

针对“一老一小”问题,开平市统筹兼顾,健全支撑体系,持续完善医养结合服务。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服务;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一站式服务;积极探索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精心办好长者“暖心饭堂”等民心工程,打造养老服务新标杆。在妇幼健康方面,持续推动普惠提质升级,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揭牌江门市首个医疗机构内“向日葵亲子小屋”,推动早教服务发展;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改善妇幼保健服务条件,推动妇幼健康普惠提质升级;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进一步满足群众托育需求。

兜牢民生底线:全方位守护困难群体
民生保障,乃社会稳定之基石。开平市多管齐下,在养老保障、社会救助、特殊群体关爱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困难群体撑起坚实“保护伞”。
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开平市创新不止。积极响应上级关于服务类社会救助的试点部署,大力推进“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创新,紧扣“兜底、拓展、提升”主线,全力打造覆盖市、镇、村三级的综合服务平台。印发《开平市服务类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并系统编制发布《开平市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与《开平市服务类社会救助惠民清单》。《救助清单》聚焦非现金服务供给,明确老年助餐、日常看护照料、就业推荐等15项具体服务项目,满足困难群众多元需求;《惠民清单》则将传统与创新结合,提供18项物资与资金援助内容,实现“物质”与“服务”有机联动、互促共进。
作为江门市首个广东省残疾人两项补贴管理系统线上发放试点地区,开平市率先试行残疾人两项补贴线上发放,累计发放超2400万元,切实保障困难残疾人权益。
此外,开平市还通过强化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扎实推进养老助残“平安通”服务项目建设,不断拓宽精准帮扶渠道等一系列民生保障举措,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切实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促就业稳根基,到提服务惠民生,再到兜底线护弱势,开平市始终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增进着民生福祉。展望未来,在“十五五”规划引领下,开平还将紧扣民之所需,继续多维发力、精准施策,以更扎实行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民生幸福底色愈发鲜亮,让人民生活品质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