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开始,就有这么的一群人,他们放弃了春节的假期,天天穿街走巷,发通知,贴广告,呼吁群众少出门,不聚众,做好防疫的自我保护工作,他们就是一群最基层干部。为了辖区居民的健康,不但放弃了休息,经常加班加点与高险人群接触做好登记,上门一日两次的体温监测、排查摸底,送生活用品给隔离的居民。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他们都不是什么大英雄,却奋战在一线,做人民群众最贴心、最需要的工作。
侨园社区的全体同志也不例外,从初三开始到现在一直坚守工作岗位,他们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侨园社区的支部书记吴伟权,作为社区的书记,他起着领导的核心作用,为了做好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防疫工作小组,并对全体干部进行网格化分工,每天传达上级的最新指示精神和工作任务,他在收到最新通知和任务时第一时间在“侨园团队”群发布最新任务,按网络化管理将任务落实到人。他总是说,我作为侨园社区的书记,我应该跑在最前面,上门监测疫区回来群众的体温,必须要社区干部带路,这个活他接了,每天和医护人员两次上门访视监测体温并做好登记,他不仅仅是社区的书记更是被隔离群众的“快递员”,一户从湖北荆州回来自行在家隔离的群众,六点多已经下班了,还打电话给吴伟权,说他的小孩不到三岁,奶嘴坏了,现在必须要买同一个款式给小孩喂奶。吴伟权接到群众的电话二话没说,叫群众发个图片来,跑了几间商店帮该隔离的群众购买所需物品并送到他们手上。
侨园社区主任吴兆富,富叔这个名字在侨园社区的居民心中家喻户晓,为了社区的群众办了无数的好事和实事。他在疫情的非常时期,没有因为准备退休而改变,反而站好工作中的最后一班岗。大家都知道,富叔的脚一直有旧患,去年还在中心医院做了手术,现在还没完全康复,路走多了还会痛。但他始终牵挂着疫情,牵挂着侨园每位居民的身体健康,他说,我腿虽然不能走多路,但社区内务的所有工作我来包,你们安心出去外勤,做好疫区回来的群众排查和监测,我守好办公室这个大门,需要的资料我来复印,群众的电话我来接听。现在疫情时期社区的报备电话是24小时开通的。自开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9号通告,从外地(江门地区以外)返回开平的本地居民及到达我市的外来人员(江门地区居民除外),必须在1小时内主动向居住地所属村(居)委会报告、登记。当天晚上富叔接了无数个群众的电话,都一一记录,并对群众做好防疫的宣传工作。
侨园社区副主任邝瑞珠,从年初三开始防控工作一直都没停,今天这个任务,明天那个任务,所有任务都离不开社区同志的配合。珠姐在年初三按网络化管理下户张贴“疫情通知”时,不小心,两级阶梯当一级走下来,当时扭伤脚,同一组的网络队员要求扶她回去休息,但她却说,你们继续做剩下的工作,疫情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却不能因为我个人的问题还担误了工作,我自己休息一下,自己处理。第二天,她还拖着瘀肿的脚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第三天她脚稍消肿了一点,还没痊愈已经带着医护人员上门监测体温了。
陈土珍、黄俊雄、王燕鸿、禤文清,他们都是侨园的一份子,他们分工明确,工作细致,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陈土珍负责收集同志们下乡回来的资料,和整理有关表格,负责信息报送和疫情报道;黄俊雄,负责与派出所沟通,看有没有湖北等疫区的流动人员办暂住证和查看个体商户的信息有没有湖北等重点疫区的人员,核实是否需要隔离;王燕鸿,负责查看户籍看有没有从湖北等重点疫区迁户来侨园辖区的人员;禤文清负责通过广东省全员人口系统,排查居住在侨园辖区的流动人口,有没有重点疫区的人员。他们逐一打电话和下户排查,核实是否需要隔离或是否落实隔离,尽量做到属于监测对象一个不漏。
侨园社区还有一个精准扶贫对象黄姨,防控期间她也坚守着工作岗位,社区的干部上班,她也上班,每天负责社区的卫生清洁工作,做好消毒,给大家一个卫生的环境,对每个群众来访走后,她坚持一消毒。同事下乡回来,也进行清洁,清毒,在平凡的工作上做最有意义的工作!
侨园的整个团队,还离不开办事处两名驻社区同志,她们分别是黄艳翠和梁景舒同志,她们也以身作则与侨园社区的干部一起做好防控工作。
自从疫情开始,两名驻社区同志都是走在最前线,黄艳翠同志为了更安心地工作,从接上班通知就叫弟弟把儿子接到外婆身边,自己一个人在家既杜绝传染给家人的机会,也能让自己安心地工作。在初三晚上6点多,接到群众举报在宝源坊有一户原湖北籍的群众,请核实年前有没有回湖北探亲,是否需要居家隔离,吴伟权书记和黄艳翠两人亲自上门核实湖北籍的人员情况,并及时做好群众的回复工作。每接到最新通知,两名驻社区同志总是第一时间到社区传达最新的工作任务,并分组上门张贴最新紧急通知,黄艳翠带着的两瓶浆糊下户去粘贴宣传资料时,发现浆糊用完了。那时,她才刚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任务。为了节约回来社区拿浆糊的时间,她就近问了多间小卖部自己花钱买了两瓶浆糊,继续完成她的工作。社区的干部知道后,将买浆糊的钱给回阿翠时,但阿翠坚决不要,她说,第一,我又没有发票,第二,我相信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买这么一点东西任何一个干部都能做到。相比之下,那些捐口罩的企业和群众,我们都不算什么。对的,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品质可贵,一切以完成工作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2月7日下午,群众看到最新紧急通知后,就来到社区登记备案,当时梁景舒同志在窗口接待群众,那个群众主动报备自己的情况:她年初二从温州回来,当时发烧,现在还感冒、干咳,年初四到中医院看病,吃过感冒药。现在有些好转,未痊愈。侨园的干部回应群众,你们属于监测对象,立刻回家,我们将带医生上门对您进行体温监测。这时,梁景舒同志立即站出来,对着社区的干部说,我刚刚买了一支红外线体温枪准备家里用,读书时我也是学医学的,医护人员不在,我顶替,我帮她们测体温。当时测了两个群众的体温,其中温州回来的对象体温36.7度,但其妈妈陪女儿来报备偏高:37.1度,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有点紧张,梁景舒却以专业的态度安慰在场所有人,大家别紧张,可能是阿姨刚刚走路过来,而且有些紧张,造成偏高,建议群众先回去,在家隔离,并要多喝水,等医护人员再次上门检测。群众离开后,建议在场所有的同志洗手,区域进行消毒,做好保护。在场同志们都不明白问梁景舒,为什么坚持用自己的体温枪帮这个对象测体温呢?一会让医护人员上门测不是更好吗?梁景舒却是这样回答的,疫情时期抓时间非常重要,要是今天测到温州回来这个对象现在体温是异常的话,就不能让她回去了,要直接打120急诊送她到开平中心医院做检测,如果她体温异常又让她回家,万一真的是患者,病毒又这么厉害,这一路上有多少群众或邻居被感染了,这是非常时期,越早隔离越安全。在场所有人员为她这么专业的做法点赞。
社区是一个大团体,干部团结一致,每个人都做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在防控期间,他们不是医务人员,不是警察,没有医学专业知识,没有执法证,只有一张张居民熟悉的面孔,她们只是千千万万最基层干部的缩影,在中国的大地上有无数像她们一样的人!他们就是人民的公仆,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往在哪里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