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镇街动态
榜样开平 | 长沙街道宝源坊荣获省第八批古村落荣誉称号
撰写时间:2023-12-13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开平发布政务微博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榜样开平 | 长沙街道宝源坊荣获省第八批古村落荣誉称号
撰写时间:2023-12-13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近日,广东省第八批古村落授牌仪式在清远连州市举行,全省共有45个村落被正式授予“广东省古村落”荣誉称号,其中,开平市长沙街道宝源坊获此殊荣,长沙街道相关负责人参加授牌活动。

  图片


授牌仪式上,来自全省各地的村落代表,携带着各自村落的独特历史和文化,在授牌仪式中分享了自己的喜悦与荣幸。活动期间还举办了系列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全国三十多位学者和专家就古村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讲座,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前沿理念;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连州的古村落,进一步了解古村落的保护现状和实际需求,并探索古村落保护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图片


长沙街道将荣获省古村落殊荣为契机,将宝源坊古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好,促进古村落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使之成为“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


素有“开平城区风水宝地”之称的宝源坊坐落在苍江支流旁,它宛如一座桃源,带着神秘的力量,隔绝了尘世喧嚣。


宝源坊,位于长沙街道东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4千米,占地面积近5.78万平方米。地处潭江冲积平原,位于海心洲东端,村北为苍江。相邻自然村为南溟里。


从1909年开始立村兴建,开平米岗(今属开平赤坎五堡)陈缵庭发起招股建村,开平、新会、台山等地陈姓华侨集资建村,历时6年于1915年建成,至今立村己113年。因陈氏宗族源远流长,先祖们为告诫陈氏子孙谨记宗族源流和亲情而名宝源坊。


走进宝源坊,整齐划一的布局和保留完整的村落,使人深深地领悟到其中的美妙。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感受是,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按捺不住的浮躁,有的只是一片幽静,有的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星星点点的痕迹。


300米长的石板路

见证海外侨胞的衣锦还乡


宝源坊村前的苍江河堤上,铺着300米长的石板路,说起这些石板块,还颇有些来历。据该村50多岁的陈老伯介绍,这些石板是建村期间通过苍江河水路从香港运回来的,因为当时开平水运比陆路发达,加上石板多而重,大船运输比较方便快捷,还可以直达村口。

  图片


陈老伯从300米长的石板路开始历数宝源坊的建村史:1909年,一些鸦片战争以后出国的“金山客”衣锦还乡,实现了“娶亲、庐、墓、园”的愿望。随着原住村庄人口的增长,村庄宅基地已经不能满足华侨的需求,于是,经过政府批准,由旅美华侨陈缵庭招股,南溟村以及台山三八等地的陈氏乡亲参股,在宝源坊现在的位置立村。此地原是苍江河流冲积而成的沙滩,后经过铺沙土等层层工序,才夯实地基。据悉,当时旅居美国三潘市的华侨比在家的乡亲还多,因此,建房者多为旅居海外的侨胞。


苍江河上的三口古井

滋养村落的生生不息


宝源坊村最奇特、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它在河道中的三口正方形古井了,而宝源坊村,堪称开平市水井最多的村落。

  图片


自来水没有普及到农村之前,农民饮水相当不方便,大多数要走远路到有水源的地方挑,水井在那时候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村时,宝源坊村的先人们通过在苍江河道上建设水井,井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养活着一大村子的人。每个古井直径约2米,井壁完整,井砖露出水面,井口处井砖有被掀去几层的痕迹。古井的灰色井砖宽度较窄,属于专门烧制的井砖,垒砌起来形成规则的正方形井壁。从砖的厚度、密度、大小判断,说明宝源坊的先人曾在这口井周围生活了很久。


神奇的是,如今此段河道常年水位下降,古井中一直保持有水,兼做村民生活和防火之用。古井虽位于河道中,竟然没有被泥沙淤满。这不得不让人惊讶,在百年的时光里,正是这些井滋养了这个村落。


很多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不了解,打一口井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从找水源到选打井的位置都有很大的讲究。宝源坊村先人在打水井的时候,对周围的环境有所考量,不管是风水角度还是科学角度,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在科技没有发达的年代,都是靠着人力打出来的,十分不容易。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宝源坊村因有这三口永不干涸的水井,也被人们视为风水宝地,能够给村庄带来财富。


因此,宝源坊村的村民把这三口古井保护起来,以供人参观。关于这些井,村民甚至编出了名字和来历,可见村民对这三口古井的爱护。


岁月悠悠时光逝

百年古榕载乡愁


宝源坊临江傍水而建,河流穿村而过,自然风光秀美。如今,宝源坊村子里现在生活的都是老人,年轻人大多离开了这里。整个村落看起来都是古朴的,虽然缺少了生机,却另有一番祥和与宁静。


而宝源坊人喜欢种榕树,村子里有一棵百年古榕树,树龄已达110年,是国家三级古树。这棵百年古榕树位于宝源坊村口,其形状奇特、风格迥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图片

榕树的生长奇特而多彩,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在风吹雨打中逐渐变得奇形异状,各具特色。


村依水建,树伴村生。由于宝源坊近河,生长在水边的榕树特别旺盛,由于生长空间大,冠幅宽广、枝叶茂密、形状奇异,村民洗刷于树下河边,便是离乡人梦里的记忆。


这棵110年的古树却犹如已沉淀了人间千百年的历史。葱茏劲秀的古树,昂首云天,巍峨挺拔,强有力的枝干“托”起了一片又一片翠绿的“烟云”,微风拂过,细长的气根随风飘荡,向大自然“捎”去古树沉淀了百年的气息,也给整个村子添描上一层神秘深幽,如梦如幻的苍翠色彩映入眼帘,就仿佛让人感受到一股旺盛的生命力量,让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伟大。


据村民相传,百年前,宝源坊村的先辈们在苍江岸边桥头筑起一道土堤丘,种上该棵榕树。后历经岁月风雨,榕树依然存活下来,并开枝散叶,最终长成一棵参天榕树。年过花甲的村民说,这棵榕树,为村民提供了纳凉玩耍的好去处,还庇护了一方平安。


这棵古榕树,陪伴着一代代宝源坊人长大、老去,每一根枝干,每一片树叶,仿佛都烙印着宝源坊人的乡愁。


如今,漫步在宝源坊村,除了能感受幽静惬意的侨乡生活之外,村内古迹也颇具看点,宝源坊村保留下来的历史古迹也很多,碉楼、古井、古建筑、古石板、古牌坊、古榕树交相辉映,成为宝源坊村的一大特色和独特景观。


三座碉楼

见证宝源坊历史变迁


广东开平,是碉楼之乡。无不例外,在宝源坊村也保存有五和楼、扬安楼、吉光楼等三座碉楼,它们均被列为开平市不可移动文物。在动荡年代,当时村民大多外出避难,抗战胜利后部分华侨携眷回村定居,人口逐渐增加。

  图片


这三座碉楼在抗日战争后期曾被日军占据用作哨站。这三座碉楼外墙上难以尽数修复的斑驳痕迹,向人们述说着当年惊心动魄的抗敌故事。


如今,这三座碉楼仍静静地矗立原地,被誉为华人华侨文化瑰宝的它们,无声俯瞰着往来参观的一批批游人,也见证了宝源坊村庄的历史变迁。


据记载,五和楼,始建于1921年,坐北向南,高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43.91平方米;扬安楼,始建于民国初期,坐北向南,高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52.94平方米;吉光楼,始建于民国初期,坐北向南,高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50.80平方米。


此外,宝源坊还有一间公祠,始建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坐北向南,砖木瓦顶平房,现已不作为宗祠使用。一个门楼,始建于民国初期,青砖瓦顶结构,有匾额“文明进步”。


此前,我市共有3个村落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名单,分别是:赤坎镇芦阳村三门里村、塘口镇自力村、百合镇马降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