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台风“桦加沙”来袭前夕,金鸡镇各村(社区)的灯火彻夜未熄。锦湖村的村干部们行色匆匆,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养殖棚与种植场之间,敲开一扇扇门。他们的目标明确——赶在风雨最强之前,将分散在养殖场、种植地的约十户外来群众,一个不落地劝导至村委会临时安置点。
“每次台风要来,村委会主任和干部都会亲自到我们的种植场,动员我们转移。”种植户苏锡元的话语中,透着一份信赖。
这份信赖,源于村干部一次次耐心的上门走访和始终将群众安全放在首位的执着。当大家陆续抵达安置点,发现村干部们早已从家中带来了米、油、青菜、瘦肉等生活物资,心里顿时踏实下来。养殖户和种植户们也主动加入,与村干部一同洗菜、做饭,小小的安置点里,很快便充满了“家”的烟火气。“很感谢村委会干部们持续的关心”养殖户赵开丽表示,“不仅为我们提供住所,还周到地准备了食物,心里觉得特别暖。”
同样的守护,也在石迳村委会上演。村干部们不仅早早备好了充足的方便面、八宝粥等应急物资,更惦记着让避险群众吃上一口热乎的食物。当村干部提议煮粥时,热心的养殖场主邝美娴立刻站了出来,主动捐出自家的肉鸡。
一锅简单的鸡粥,瞬间升腾起驱散风雨寒意的暖流。养殖户梁暖强感叹:“能喝到这碗暖胃又暖心的粥,我感到十分幸福。”这份温暖,也及时传递给了被发现的15名山中作业人员及其家人(其中包括一名仅3个月大的婴儿)。当他们被安全转移到村卫生站,接过方便面、矿泉水和那碗热腾腾的鸡粥时,获助群众贾老校的连连感谢,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金鸡镇的台风夜
只是这座城市守望相助的缩影
这些暖心时刻在开平市其他镇街持续上演
锦湖村的“百家米”,石迳村的“爱心粥”,背后是全市党员干部与市民群众共同筑起的防风网络。当台风掠过,这些散落在安置点的点滴温暖,正汇聚成照亮风雨的灯塔——抗击天灾的路上,没有人被落下,也没有温暖会缺席。
风雨同舟处,皆是开平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