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有了积分奖励,大家积极参与清洁行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清理完之后,还主动向周边住户宣传防蚊知识,效果特别好!”龙胜镇桥新村无职党员张大哥的感慨,这正是我市以“积分制”管理破解基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难题、激活群防群治活力的一个缩影。
面对前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我市将防疫工作量化为可激励的积分,引导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争着干”,实现了防控效能的整体升级。截至目前,全市通过积分制奖励累计带动1800余名群众主动清理蚊虫孳生地超1.8万处。
坚持积分量化管理,强化行为引导
开平市各村(社区)将“积分制”深度融入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围绕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等核心任务,精准设置基础积分项,把无形的防疫责任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化、可兑换的“积分体验”,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其中,沙塘镇联光村结合疫情防控的实际需求,在原有积分体系基础上,及时调整考核细则,将“清理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按时参加灭蚊行动、积极宣传防控知识”等具体要求纳入积分内容。同时,针对群众主动发现隐患、带动邻里共同参与等积极行为,还设置了“加分项”,以制度化方式推动群众自觉行动转化为可量化、可激励的实践,持续增强群众防控意识。
大沙镇依托现有数字乡村平台搭建“防疫专项积分”模块,将防控任务转化为可量化、可兑现的“积分项目”,形成“基础任务+志愿任务+奖励任务”三大类激励体系:一是基础任务:村民自主清理房前屋后积水、翻盆倒罐消除蚊虫滋生环境,经审核后每处可获5—10分;二是志愿任务:参与村集体组织的公共区域灭蚊行动、防疫知识宣传等志愿活动,每次可获15—20分;三是奖励任务:发现邻里有发热、关节痛等疑似症状及时上报,或带动农户组队参与防疫,可获20—30分奖励积分。
坚持党员示范引领,凝聚党群合力
在推行积分制管理过程中,开平市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促使群众转变为“主力军”,实现了从少数人先干到多数人愿干、一起干的氛围转变。
苍城镇大罗村对加入大罗村党员先锋队、朝阳巾帼志愿服务队并参与专项防控行动的成员给予积分倾斜(上浮20%),进一步激发骨干力量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对表现突出者评选“防疫爱卫积分之星”进行公开表彰,强化精神激励。
为强化防控力量,龙胜镇桥新村无职党员带头,发动返乡创业人才、新乡贤及热心群众,组建了群众志愿队。他们始终冲锋在清积水、灭蚊虫的一线,用实际行动点燃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生动局面。
坚持强化正向激励,推动群防群控
积分既可直接兑换生活用品等物资,也可存进“积分存折”,兑换医疗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满足不同年龄群众需求,有效激发了群众持续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内生动力,形成“参与一积分一激励一再参与”的良性循环。
“越主动参与,积分就越多,还能兑换礼品,大家都很积极参与防蚊灭蚊行动。”塘口镇宅群村的方阿姨道出了村民的心声。该村将清理垃圾、清除杂草等具体劳动纳入“道德银行”积分细则,有效激发了村民的主动性。如今,村民不仅自觉打理好自家卫生,还积极配合村委会、协助邻里清积水除杂物,推动了爱国卫生运动深入人心。
在积分制激励下,大沙镇有85%以上农户参与积分防疫行动,村民自发清理各类积水点位累计达820余处,清除房前屋后杂物468余处,处理闲置物品如轮胎、花盆、废弃瓶罐等可积水物品380余件,清除蚊虫孳生地,同时不少村民还积极配合驻村组、村“两委”干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防疫宣传和灭蚊消杀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