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镇街动态
百千万•开新篇|塘口镇强亚村:世遗文旅赋能 “百千万工程” ,三年绘就乡村振兴新样本
撰写时间:2025-10-20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百千万•开新篇|塘口镇强亚村:世遗文旅赋能 “百千万工程” ,三年绘就乡村振兴新样本
撰写时间:2025-10-20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强亚村位于塘口镇中部,是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碉楼群所在地,也是远近闻名的华侨名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三年以来,强亚村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有基础”到“有活力”、从“试点探索”到“典范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为“世遗”脚下的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强亚样本”。

“百千万工程”启动之初,强亚村定下了从“有资源但产业薄弱”转向“资源变现、集体增收、村民受益”良性状态的发展目标。三年来,强亚村的发展路径经历了深刻重塑。

塘口镇强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华仰介绍道:“具体规划有三个核心方向:一是搭建产业载体;二是引入优质项目;三是建立共赢机制。当时最大的期待,一方面是希望集体经济能‘破局增收’,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产业发展,把碉楼文化、侨乡文化保护好、活起来。”

图片

为了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强亚村率先成立强村富民(旅游发展)公司,整合9个村小组分散资源,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随着“五十三度竹下”“泉岭旅舍(梓园)”等高端民宿项目的落地,强亚村逐步形成了民宿集群与碉楼景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五十三度竹下民宿主理人方健俊分享:“每年的客流量都在增长。我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村里有‘世遗’的资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很有成效,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即便不做生意自己也想回来居住。希望在政策上有更多的支持,环境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交通环境方面也可以更完善。”

发展模式的变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年均3万元到30万元的十倍跨越;仅自力村通过景区门票分红和物业出租,就使村民年人均收入超1万元。至2024年,强亚村全村集体收入已突破60万元。稳定的收益机制让村民们从乡村建设的“旁观者”转变为“受益者”,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与获得感切实提升。“自豪感油然而生,看到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我们村旅游打卡,作为强亚人我觉得非常骄傲。希望我们村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我们的分红也越来越多。”塘口镇强亚村村民麦梅桂说道。

强亚村村域品牌也从“本地知晓”升级为“全国认可”:“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五项沉甸甸的“国字号”桂冠,是对其全面发展成果的最高肯定。这不仅意味着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更标志着强亚村的品牌影响力从开平走向全国,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吸引了更多游客与投资者驻足。池塘面民宿负责人关燕蓝感叹道:“塘口镇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加上有华侨愿意投资,给了我在这里发展的信心。现在周边的道路、绿化以及各类基础设施都在不断完善,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强亚村的三年实践,成功将世界文化遗产的稀缺资源转化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相辅相成的共赢之路,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展望未来,强亚村的规划清晰而坚定:围绕“世遗文旅”核心,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讲好强亚故事、做旺农文旅业态,推动乡村发展从“有活力” 向“高质量”升级。“通过练强‘软实力’,深挖 ‘文化根’,打造 ‘集聚区’,不仅要让强亚村成为‘游客来打卡的景点’,更要成为‘村民安居、侨胞回归、文化传承’的活力乡村,真正把‘世遗’和‘侨乡’这两张牌打透、打好。”方华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