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新闻动态 > 镇街动态
稻田为幕,青春为歌!塘口“IE公社”稻田音乐会奏响乡风文明新乐章
撰写时间:2025-11-03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相关附件: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稻田为幕,青春为歌!塘口“IE公社”稻田音乐会奏响乡风文明新乐章
撰写时间:2025-11-03
来源: 本网

相关附件:

风吹稻浪,乐动墟场。11月1日傍晚,一场充满乡土气息与青春活力的稻田音乐会在塘口墟温情上演。这是“IE公社”常态化文化活动的生动实践——塘口青年三两成群,以稻田为天然舞台,用旋律与热爱为“IE公社”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活动现场,没有华丽的灯光布景,没有专业的演出团队,只有沉甸甸的稻穗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歌手轻拨吉他,游客们随着民谣旋律轻轻摇摆。悠扬的乐声穿梭在稻田与墟市之间,掌声与欢笑声在田野间久久回荡。青年们用最质朴的方式,展现着对家乡的热爱;而“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活动氛围,正是“IE公社”倡导理念的鲜活实践——以文化为纽带,让分散的村民聚起来、让返乡的青年留下来、让游玩的旅客融进来。

文章配图

来自新会的杨小姐感叹着塘口旧墟近年来变化显著:“多年前来过,今天一来到感觉变化好大,感到好舒服。在稻田里听着音乐,很惬意。”她认为,在五邑地区,塘口乡村的发展水平尤为突出。

文章配图

稻田音乐会后,塘口青年组织烧烤活动

活动的背后,不仅是乡村休闲的缩影,更是塘口深入实施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岭南文明乡风“十大行动”、创建助力“百千万”系列活动,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塑形铸魂全面跃升的生动体现。

据塘口墟社区居委会主任吴碧瑶介绍,“IE公社”项目是其中关键。“我们招募“无界创客”,提供百元人才公寓、十三元人才食堂,以及免费开放的公共空间。”该计划通过“不管I人还是E人,来了就是一家人”的理念,重构乡村社群关系。

在江门市区工作的开平人杨女士则表示,塘口对青年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包容环境让她深感“双向奔赴”为家乡带来实惠。“当地政府的支持、对年轻人想法的包容,以及提供的人力物力非常到位。”这种政策红利正吸引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创业。

文章配图

在中央文明办的指导下,在省、市、县三级宣传部门的引领共建下,塘口以“IE公社”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文明乡风建设新路径。过去的塘口墟,曾面临青年外流、乡村空心化的困境;如今,“IE公社”通过探索“文化赋能—人才回流—空间融合—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文化赋能上,除了稻田音乐会,还常态化开展IE引力场、墟里有戏、非遗课堂等活动,让传统墟场变身“文化客厅”,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在人才聚合上,塘口变身“数字小镇”,全球创客汇聚,372个初创企业落地生根,两千青年返乡创业,村民变管家……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旅乡人共生共荣;在空间融合上,创新推行“空间换流量、服务换口碑”的发展模式,将原本分散的公共空间、商业场所与文化设施有机串联,沿街商家将书店、咖啡屋等空间共享出来,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免费休憩与办公服务,逐步形成了“公益带动商业、商业反哺公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治理升级上,搭建“青年管理委员会”等平台,推行文明积分、道德银行等措施,鼓励村民、青年共同参与乡村规划、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事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如今的塘口墟,看得见的变化触手可及:闲置农房变身特色民宿、老旧街巷焕发文艺气息、田间地头建起共享农场,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邻里之间的走动更勤了、青年返乡的热情更高了;看不见的变化深入人心:文明礼貌成为习惯、互帮互助成为常态、热爱家乡成为共识,乡风文明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日常的一言一行。

这场稻田音乐会,恰似塘口墟发展的缩影——以乡野为幕、文化为魂、人才为基,借文明乡风搭建桥梁,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塘口墟也用实践证明,当乡村拥有文明厚度、文化温度与青年活力,便能超越怀旧叙事,成为承载未来的开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