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关注我们:
    • 搜索
  • 繁体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信息公开目录 > 开平市赤坎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撰写时间:2021-02-01
来源: 本网
打印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5月19日在赤坎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赤坎古镇党工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  张伟雄

各位代表:

我代表赤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赤坎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赤坎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赤坎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委“1+1+5”工作举措,紧紧围绕持续深化“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工作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镇党委“冲刺2019”和“项目建设年”工作部署,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一、强力推进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落实中央和省、江门、开平市“六稳”工作要求,深化班子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开展“暖企行动”,帮助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成功克服赤坎圩镇房屋征收造成部分企业搬迁、关停的影响,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19年,全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08万元,同比增长9.8%,在开平市一类镇(街)中增幅排名第一;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873万元,同比增长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000万元,同比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542万元,同比增长12%,各项经济指标均取得良好成绩。

二、强力推进赤坎项目,建设速度更加快捷

成功解决水资源保护区调整、广东鲂种质保护区调整、文物保护建筑修缮设计方案等审批问题,为赤坎古镇项目推进扫清三大政策性障碍。强力推进房屋征收收尾工作,促成关族图书馆、关光裕堂等27户签约,顺利完成强制搬迁3户,社会面保持和谐稳定。完善与中信、乌镇三方协调机制,做好土地出让和报批审批服务工作,加快赤坎古镇项目建设。推动赤坎古镇项目全面开工,施工人员已达750人。赤坎新区建设初具雏形,医院、学校、安置房等8个公共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28.8亿元。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赤坎镇卫生院)建成开业。安置房一期计划年内投入使用,安置房二期顺利封顶。中心小学、幼儿园及地下停车场项目工程已交付市教育部门进行开学前准备工作。中心市场已完成建设用地收储工作。赤坎大道、古镇大道等道路配套工程开工建设,美堂大道、赤坎新区主干道等有序推进。

三、强力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基础更加扎实

成功举办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推介会,向外界宣传赤坎旅游发展取得良好效果。与北京金色度母文化发展集团达成成龙电影艺术馆项目意向。培育红色文化品牌,增加文化底蕴,司徒美堂故居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坎南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深挖乡村游潜力,三门里村入选省第一批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护龙村火龙节申报开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开平市金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福和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乡村游取得新进展。完成赤坎规划展示服务中心建设并开馆迎客,填补开平文化旅游资源与发展规划集中展示的空白,为开平“6·28”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嘉年华(赤坎会场)活动增添色彩,跑出赤坎新速度,目前已接待各级领导、嘉宾,以及华侨同胞、投资客商参观共计66批,超过1200人次,对推介赤坎乃至开平的旅游资源起到重要作用。

四、强力推进民生福祉,群众幸福感更加强烈

以人为本,建设一大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1项市级民生实事、10项镇级民生实事全部完工。在此基础上,投入700多万元,完成其他民生项目41项,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完成19个村委会280条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和集中供水。破解石溪牛路头村饮水难困扰,村民喝上放心饮用水。建设赤坎镇江南居家养老中心,让老人们感受“家”的温暖。落实河长制,抓好河长巡查、水污染防治、“五清”行动、“清四乱”行动专项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堤围管理工作,被水务局评考等级为优秀。完成南楼开发区地块违章建筑拆除。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三年精准扶贫任务指标,创新扶贫方式,出租广告牌扩大资产收益项目资金,带动贫困户提高收入,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经营档位,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完成赤坎镇生猪养殖户实施关停清栏任务。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做好民政抚恤金、公益救助资金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早稻水稻受灾理赔、地力补贴、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升级补助等农业政策,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按时足额发放五保户、低保户、分散供养孤儿补助补贴,以及重度残疾人专项补助、80岁以上长者高龄津贴,做好退伍军人的服务工作。擦亮“赤坎大讲堂”品牌,深入推进人才工作,高规格建成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开平分中心,并正式挂牌运行。按省一级文化站标准完成赤坎镇文化站建设,实现全镇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群众文化艺术生活不断丰富,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91场,惠及群众2万多人次。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中庙严边村和新建贵州村被评为2019年开平市标兵文明村。

五、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更加美丽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镇19个村委会280条自然村积极行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高潮,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获得市级奖励建设资金100万元。完成改造公厕48间和新建公厕4间,圆满完成厕所革命任务。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663宗,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4850宗,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1236宗,拆除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472间,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45间,拆除违规商业广告招牌69宗,整治垃圾乱扔乱放280宗,整治污水乱排乱倒277宗,整治三线乱搭乱接273宗。3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21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建设,整治工作按进度有序推进。

六、强力推进社会治理,政府建设更加高效

“831”工程就业帮扶基地正式挂牌,实现综治网格化、禁毒网格化全镇覆盖。引入公益创投项目,建成6个服务站点,实现全辖区覆盖。探索“114”法治政府创建模式,成为江门市唯一推荐评选“广东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示范单位”的镇(街)。建成中股法治公园,成为开平市首个正式挂牌的村级法治公园。建成中股健康主题公园,倡导健康生活。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集有效线索9条,社会大局稳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结合创满意服务活动,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全年公共服务中心共受理3921项业务,办结率达100%,无出现超时办结情况。免费提供无线WIFI网络,规范管理,统一工作人员着装,无出现有效投诉。设置群众专用停车位,解决办事停车难问题,受到群众好评。武装、消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三资管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农村、行政审批、妇女儿童、工会、侨务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赤坎镇党委的正确领导,镇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以及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赤坎镇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向全镇企业及广大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赤坎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华侨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例如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古镇项目建设仍需提速,同时,新区的建设与全镇的经济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赤坎古镇项目和赤坎新区建设全面施工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和江门市委十三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十三届九次、十次全会部署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实施“决战决胜600天”策略,加快推进赤坎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主要是着力抓好六方面工作,促进“三增三提”:

一、着力抓经济发展建设,增强经济后劲

充分利用赤坎古镇项目平台,贯彻实施开平“招商引资提质年”工作要求,结合赤坎新区的配套项目建设和初步的旅游市场定位,谋划引入影视、酒店、休闲娱乐、餐饮、民宿民居等旅游服务业态,谋划对接粤菜师傅基地、开平家宴等开平特色旅游品牌,在巩固原来税源的基础上,争取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坚持做强产业扶持工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发展,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大做强广东开平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妥处理政府债务风险。扩大资金来源,开拓新一轮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运作能力,充分发挥2020年政府专项债拉动效应,进一步提速各项工作。

二、着力抓赤坎项目建设,增加文旅底蕴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赤坎古镇项目为龙头建设开平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的赤坎载体,扛起赤坎担当。科学严谨、依法依规推动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加快推进赤坎古镇项目和赤坎新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围绕赤坎古镇项目2021年国庆节前后具备局部试运营条件的目标,依法按程序分批次强制执行,全面完成房屋征收工作。加快赤坎古镇地块出让、古镇景区建设和新区新区各项工程施工进度,大力推动安置房二期、中心市场、中心小学及中心幼儿园工程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加快赤坎大道、古镇大道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并实施安置房分配方案,谋划推进第二期沙溪洲房屋征收工作。配合新区建设启动文旅项目招商,开展旅游与服务业态布局。强化文旅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打造集文化交流、影视演艺、非遗与艺术培训、文创产品展示于一体,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

三、着力抓民生事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抓好十项镇级民生实事,以民生大项目为拉动的创新思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虾村村、忠心村、述成村等道路硬底化工程和3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以打通乡村公路“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切实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助力开平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江南小学跑道翻新工程,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营造美丽教学环境。加快古镇周边村庄道路出行工程。完成石溪述成村旅游厕所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赤坎古镇项目,深化省“2511”综合试点镇和中国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统筹资源,积极宣传红色人物,弘扬红色文化,打好红色文化旅游这张牌,推动全域旅游进一步发展。

四、着力抓惠民便民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感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台优势,探索推进康养结合新模式应对老龄化问题,推进赤坎镇江南居家养老中心、赤坎镇镇村两级退伍军人服务体系的建设。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深入推进“大民政”,关爱低保户、特困户、精神病障碍患者、孤儿等特殊人群的生活。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完善落实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好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以建设赤坎镇中心小学、幼儿园为契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后期心理辅导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增强人民健康保障。

五、着力抓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美丽度

以开平市创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三清一改”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强化村庄规划。加快推动司徒美堂故居整村规划打造。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着力加快“三条线”(国道G325线和北郊路、学院路(赤祥线)教伦中学至粮仓路段、县道X557)工作整治力度与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加大后续管理,落实村级保洁员制度,完善乡村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各个环节管理,构建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奖惩机制,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着力抓社会治理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一是打造文明政府。做好政务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持续助力开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升赤坎综合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加强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运营管理,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二是打造廉洁政府。加强工程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把廉政防控工作融入到项目工程建设和相关业务工作当中,防范廉政风险。三是打造法治政府。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平安村(居)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启动赤坎镇级执法中队建设。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广东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四是打造平安政府。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铁的手腕抓好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为群众营造平安稳定生活环境。五是打造服务政府。深化“直联+”制度,推行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一门式”服务改革,全面开展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理事项和群众直接到镇村(社区)办理的涉及本级职能的事项,创新实行“一门集中”、“综合受理”、“全程导办”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项目审批“卡脖子”难题,加快项目落地。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目标,新的进步。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赤坎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下,守初心、担使命,以时不我待的干劲、逢山开路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让赤坎走进新时代,共谋新发展,再创新辉煌,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更加幸福美好新赤坎而不懈奋斗!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服务申明
 版权所有:开平市人民政府    主办:开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编号: 粤ICP备05079694号  网站标识码:4407830003  粤公网安备; 44078302000116
开平市政府网公众号
网站首页
开平风采
新闻动态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务互动
  首页 > 开平市政府网 > 信息公开目录 > 开平市赤坎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撰写时间:2021-02-01
来源: 本网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5月19日在赤坎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赤坎古镇党工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  张伟雄

各位代表:

我代表赤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赤坎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赤坎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赤坎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委“1+1+5”工作举措,紧紧围绕持续深化“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工作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镇党委“冲刺2019”和“项目建设年”工作部署,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一、强力推进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落实中央和省、江门、开平市“六稳”工作要求,深化班子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开展“暖企行动”,帮助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成功克服赤坎圩镇房屋征收造成部分企业搬迁、关停的影响,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19年,全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08万元,同比增长9.8%,在开平市一类镇(街)中增幅排名第一;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873万元,同比增长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000万元,同比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542万元,同比增长12%,各项经济指标均取得良好成绩。

二、强力推进赤坎项目,建设速度更加快捷

成功解决水资源保护区调整、广东鲂种质保护区调整、文物保护建筑修缮设计方案等审批问题,为赤坎古镇项目推进扫清三大政策性障碍。强力推进房屋征收收尾工作,促成关族图书馆、关光裕堂等27户签约,顺利完成强制搬迁3户,社会面保持和谐稳定。完善与中信、乌镇三方协调机制,做好土地出让和报批审批服务工作,加快赤坎古镇项目建设。推动赤坎古镇项目全面开工,施工人员已达750人。赤坎新区建设初具雏形,医院、学校、安置房等8个公共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28.8亿元。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赤坎镇卫生院)建成开业。安置房一期计划年内投入使用,安置房二期顺利封顶。中心小学、幼儿园及地下停车场项目工程已交付市教育部门进行开学前准备工作。中心市场已完成建设用地收储工作。赤坎大道、古镇大道等道路配套工程开工建设,美堂大道、赤坎新区主干道等有序推进。

三、强力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基础更加扎实

成功举办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推介会,向外界宣传赤坎旅游发展取得良好效果。与北京金色度母文化发展集团达成成龙电影艺术馆项目意向。培育红色文化品牌,增加文化底蕴,司徒美堂故居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坎南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深挖乡村游潜力,三门里村入选省第一批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护龙村火龙节申报开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开平市金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福和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乡村游取得新进展。完成赤坎规划展示服务中心建设并开馆迎客,填补开平文化旅游资源与发展规划集中展示的空白,为开平“6·28”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嘉年华(赤坎会场)活动增添色彩,跑出赤坎新速度,目前已接待各级领导、嘉宾,以及华侨同胞、投资客商参观共计66批,超过1200人次,对推介赤坎乃至开平的旅游资源起到重要作用。

四、强力推进民生福祉,群众幸福感更加强烈

以人为本,建设一大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1项市级民生实事、10项镇级民生实事全部完工。在此基础上,投入700多万元,完成其他民生项目41项,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完成19个村委会280条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和集中供水。破解石溪牛路头村饮水难困扰,村民喝上放心饮用水。建设赤坎镇江南居家养老中心,让老人们感受“家”的温暖。落实河长制,抓好河长巡查、水污染防治、“五清”行动、“清四乱”行动专项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堤围管理工作,被水务局评考等级为优秀。完成南楼开发区地块违章建筑拆除。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三年精准扶贫任务指标,创新扶贫方式,出租广告牌扩大资产收益项目资金,带动贫困户提高收入,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经营档位,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完成赤坎镇生猪养殖户实施关停清栏任务。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做好民政抚恤金、公益救助资金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早稻水稻受灾理赔、地力补贴、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升级补助等农业政策,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按时足额发放五保户、低保户、分散供养孤儿补助补贴,以及重度残疾人专项补助、80岁以上长者高龄津贴,做好退伍军人的服务工作。擦亮“赤坎大讲堂”品牌,深入推进人才工作,高规格建成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开平分中心,并正式挂牌运行。按省一级文化站标准完成赤坎镇文化站建设,实现全镇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群众文化艺术生活不断丰富,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91场,惠及群众2万多人次。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中庙严边村和新建贵州村被评为2019年开平市标兵文明村。

五、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更加美丽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镇19个村委会280条自然村积极行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高潮,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获得市级奖励建设资金100万元。完成改造公厕48间和新建公厕4间,圆满完成厕所革命任务。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663宗,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4850宗,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1236宗,拆除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472间,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45间,拆除违规商业广告招牌69宗,整治垃圾乱扔乱放280宗,整治污水乱排乱倒277宗,整治三线乱搭乱接273宗。3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21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建设,整治工作按进度有序推进。

六、强力推进社会治理,政府建设更加高效

“831”工程就业帮扶基地正式挂牌,实现综治网格化、禁毒网格化全镇覆盖。引入公益创投项目,建成6个服务站点,实现全辖区覆盖。探索“114”法治政府创建模式,成为江门市唯一推荐评选“广东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示范单位”的镇(街)。建成中股法治公园,成为开平市首个正式挂牌的村级法治公园。建成中股健康主题公园,倡导健康生活。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集有效线索9条,社会大局稳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结合创满意服务活动,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全年公共服务中心共受理3921项业务,办结率达100%,无出现超时办结情况。免费提供无线WIFI网络,规范管理,统一工作人员着装,无出现有效投诉。设置群众专用停车位,解决办事停车难问题,受到群众好评。武装、消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三资管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农村、行政审批、妇女儿童、工会、侨务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赤坎镇党委的正确领导,镇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以及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赤坎镇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向全镇企业及广大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赤坎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华侨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例如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古镇项目建设仍需提速,同时,新区的建设与全镇的经济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赤坎古镇项目和赤坎新区建设全面施工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和江门市委十三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十三届九次、十次全会部署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实施“决战决胜600天”策略,加快推进赤坎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主要是着力抓好六方面工作,促进“三增三提”:

一、着力抓经济发展建设,增强经济后劲

充分利用赤坎古镇项目平台,贯彻实施开平“招商引资提质年”工作要求,结合赤坎新区的配套项目建设和初步的旅游市场定位,谋划引入影视、酒店、休闲娱乐、餐饮、民宿民居等旅游服务业态,谋划对接粤菜师傅基地、开平家宴等开平特色旅游品牌,在巩固原来税源的基础上,争取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坚持做强产业扶持工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发展,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大做强广东开平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妥处理政府债务风险。扩大资金来源,开拓新一轮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运作能力,充分发挥2020年政府专项债拉动效应,进一步提速各项工作。

二、着力抓赤坎项目建设,增加文旅底蕴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赤坎古镇项目为龙头建设开平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的赤坎载体,扛起赤坎担当。科学严谨、依法依规推动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加快推进赤坎古镇项目和赤坎新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围绕赤坎古镇项目2021年国庆节前后具备局部试运营条件的目标,依法按程序分批次强制执行,全面完成房屋征收工作。加快赤坎古镇地块出让、古镇景区建设和新区新区各项工程施工进度,大力推动安置房二期、中心市场、中心小学及中心幼儿园工程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加快赤坎大道、古镇大道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并实施安置房分配方案,谋划推进第二期沙溪洲房屋征收工作。配合新区建设启动文旅项目招商,开展旅游与服务业态布局。强化文旅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打造集文化交流、影视演艺、非遗与艺术培训、文创产品展示于一体,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

三、着力抓民生事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抓好十项镇级民生实事,以民生大项目为拉动的创新思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虾村村、忠心村、述成村等道路硬底化工程和3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以打通乡村公路“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切实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助力开平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江南小学跑道翻新工程,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营造美丽教学环境。加快古镇周边村庄道路出行工程。完成石溪述成村旅游厕所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赤坎古镇项目,深化省“2511”综合试点镇和中国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统筹资源,积极宣传红色人物,弘扬红色文化,打好红色文化旅游这张牌,推动全域旅游进一步发展。

四、着力抓惠民便民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感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台优势,探索推进康养结合新模式应对老龄化问题,推进赤坎镇江南居家养老中心、赤坎镇镇村两级退伍军人服务体系的建设。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深入推进“大民政”,关爱低保户、特困户、精神病障碍患者、孤儿等特殊人群的生活。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完善落实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好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以建设赤坎镇中心小学、幼儿园为契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后期心理辅导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增强人民健康保障。

五、着力抓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美丽度

以开平市创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三清一改”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强化村庄规划。加快推动司徒美堂故居整村规划打造。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着力加快“三条线”(国道G325线和北郊路、学院路(赤祥线)教伦中学至粮仓路段、县道X557)工作整治力度与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加大后续管理,落实村级保洁员制度,完善乡村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各个环节管理,构建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奖惩机制,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着力抓社会治理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一是打造文明政府。做好政务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持续助力开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升赤坎综合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加强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运营管理,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二是打造廉洁政府。加强工程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把廉政防控工作融入到项目工程建设和相关业务工作当中,防范廉政风险。三是打造法治政府。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平安村(居)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启动赤坎镇级执法中队建设。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广东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四是打造平安政府。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铁的手腕抓好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为群众营造平安稳定生活环境。五是打造服务政府。深化“直联+”制度,推行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一门式”服务改革,全面开展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理事项和群众直接到镇村(社区)办理的涉及本级职能的事项,创新实行“一门集中”、“综合受理”、“全程导办”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项目审批“卡脖子”难题,加快项目落地。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目标,新的进步。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赤坎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下,守初心、担使命,以时不我待的干劲、逢山开路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让赤坎走进新时代,共谋新发展,再创新辉煌,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更加幸福美好新赤坎而不懈奋斗!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