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也是农业水平的全面提高和农民生活的全面改善。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乡村振兴顺利实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财力保障,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积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投入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参照省“两个50%”的原则灵活运用资金,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市整合调剂地方财政资金约1亿元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包括“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7487万元;振兴农村建设五个示范项目4,000万元,推进长沙街道八一村委会埒冲村、塘口镇强亚村委会庙边村、苍城镇楼田村委会平安村、大沙镇黎雄村委会大塘面村、三埠街道迳头村委会风鹤湾等五大示范点(片)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24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制度保障。构建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机制,确保投入保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机制创新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职能发挥到位。制定《开平市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管理办法》,拟出台《开平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开平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3+N”实施,其中“1”是《中共开平市委 开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3”是《开平市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 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特色市的实施方案》、《开平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总体工作方案》和《关于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N”是全市乡村振兴战略6项重大规划,18项配套政策及78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三、把握振兴方向,引导基层创新。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向,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挥财政优势落实财力,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科学布局乡村建设,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坚持不断创新、激发活力,鼓励基层干部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坚持绩效导向、加强资金管理,使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四、抓住发展机遇,聚力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紧抓乡村振兴发展的机遇,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模式,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治理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和改造村容村貌,优化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提升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等治理措施落实资金保障,深入挖掘经济潜力,走具有当地特色的振兴之路。
相关附件:
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也是农业水平的全面提高和农民生活的全面改善。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乡村振兴顺利实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财力保障,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积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投入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参照省“两个50%”的原则灵活运用资金,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市整合调剂地方财政资金约1亿元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包括“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7487万元;振兴农村建设五个示范项目4,000万元,推进长沙街道八一村委会埒冲村、塘口镇强亚村委会庙边村、苍城镇楼田村委会平安村、大沙镇黎雄村委会大塘面村、三埠街道迳头村委会风鹤湾等五大示范点(片)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24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制度保障。构建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机制,确保投入保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机制创新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职能发挥到位。制定《开平市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管理办法》,拟出台《开平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开平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3+N”实施,其中“1”是《中共开平市委 开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3”是《开平市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 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特色市的实施方案》、《开平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总体工作方案》和《关于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N”是全市乡村振兴战略6项重大规划,18项配套政策及78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三、把握振兴方向,引导基层创新。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向,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挥财政优势落实财力,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科学布局乡村建设,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坚持不断创新、激发活力,鼓励基层干部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坚持绩效导向、加强资金管理,使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四、抓住发展机遇,聚力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紧抓乡村振兴发展的机遇,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模式,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治理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和改造村容村貌,优化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提升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等治理措施落实资金保障,深入挖掘经济潜力,走具有当地特色的振兴之路。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