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在马冈供销中心社马大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的200多亩马铃薯基地上,农户们正弓着腰,有些在翻挖,有些在分拣,有些在入袋,有些在装车,基地上呈现出一派丰收、欢乐的景象。市供销社黎伟桥主任等领导亲自到田间了解收获和销售情况。
近年来,开平市供销社系统充分利用冬闲土地,以发展冬种马铃薯为主打,带动荷兰豆、紫薯等其他冬种作物种植,为广大农民群众探索出一条冬种增收的好路子。去冬,全系统12个种植示范基地3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民种植7000多亩冬作物。其中马铃薯近3000亩。经过100天左右的生长周期,2月中旬以来,供销社系统各个基层中心社组织种植的马铃薯陆续收获上市。
由于去年冬种马铃薯季的气候不太理想,超过千亩马铃薯种下没几天就遇上了湿冷雨天,并且持续近一个月,导致马铃薯出芽率普遍降低,生长周期延长,产量降低。不过,从目前已收获上市的千亩马铃薯的情况来看,虽然平均亩产普遍在1500-1800公斤左右,比往年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市场价格还是比较理想,平均收购价每公斤约2元,比去年提升了15-20%左右。
马冈供销中心社马大种植专业合作社员、种植大户欧文坚介绍,第一次种植马铃薯,没什么经验,全赖供销社的支持,从甄选优质薯种、科学施肥、技术指导乃至流通渠道,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刚种下薯种,气候突变为阴冷的“回南天”,本来用于预防寒潮的农膜变成了薯种的威胁,水蒸气散不出去,薯种面临“沤烂”的风险。当时马冈中心社及时将信息反馈后,还主动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研究解决办法。因为迅速组织人力将农膜分界为两半,及时释放了地里的蒸汽和多余的水分,再加上后期的科学管理,才迎来了今天的丰收丰产。
欧文坚高兴地说,这些天基地的收成比较喜人。平均亩产量2000多公斤,平均每公斤收购价在2.3元以上,除开种植成本,每亩纯利润约为1500元。在销售方面,我们主要是跟广州、深圳农贸市场的批发商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不愁卖。他表示,明年在保证200亩基地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将大力配合供销社做好带动周边农民冬种马铃薯增收的工作。
供销社系统的马铃薯预计在3月底全部收获完毕。
市供销社办公室
二○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相关附件:
3月11日,在马冈供销中心社马大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的200多亩马铃薯基地上,农户们正弓着腰,有些在翻挖,有些在分拣,有些在入袋,有些在装车,基地上呈现出一派丰收、欢乐的景象。市供销社黎伟桥主任等领导亲自到田间了解收获和销售情况。
近年来,开平市供销社系统充分利用冬闲土地,以发展冬种马铃薯为主打,带动荷兰豆、紫薯等其他冬种作物种植,为广大农民群众探索出一条冬种增收的好路子。去冬,全系统12个种植示范基地3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民种植7000多亩冬作物。其中马铃薯近3000亩。经过100天左右的生长周期,2月中旬以来,供销社系统各个基层中心社组织种植的马铃薯陆续收获上市。
由于去年冬种马铃薯季的气候不太理想,超过千亩马铃薯种下没几天就遇上了湿冷雨天,并且持续近一个月,导致马铃薯出芽率普遍降低,生长周期延长,产量降低。不过,从目前已收获上市的千亩马铃薯的情况来看,虽然平均亩产普遍在1500-1800公斤左右,比往年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市场价格还是比较理想,平均收购价每公斤约2元,比去年提升了15-20%左右。
马冈供销中心社马大种植专业合作社员、种植大户欧文坚介绍,第一次种植马铃薯,没什么经验,全赖供销社的支持,从甄选优质薯种、科学施肥、技术指导乃至流通渠道,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刚种下薯种,气候突变为阴冷的“回南天”,本来用于预防寒潮的农膜变成了薯种的威胁,水蒸气散不出去,薯种面临“沤烂”的风险。当时马冈中心社及时将信息反馈后,还主动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研究解决办法。因为迅速组织人力将农膜分界为两半,及时释放了地里的蒸汽和多余的水分,再加上后期的科学管理,才迎来了今天的丰收丰产。
欧文坚高兴地说,这些天基地的收成比较喜人。平均亩产量2000多公斤,平均每公斤收购价在2.3元以上,除开种植成本,每亩纯利润约为1500元。在销售方面,我们主要是跟广州、深圳农贸市场的批发商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不愁卖。他表示,明年在保证200亩基地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将大力配合供销社做好带动周边农民冬种马铃薯增收的工作。
供销社系统的马铃薯预计在3月底全部收获完毕。
市供销社办公室
二○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相关附件: